特视探索

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5 16:56 阅读

  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关于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

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

  想知道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吗?运用了哪些艺术的表达手法?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带来这首诗词的详细鉴赏,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新秋夜寄诸弟

  唐代: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译文

  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

  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

  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赏析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

  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

  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

  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

  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

  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

  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

  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

  为递进之语,为尾联内容转折作铺垫。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两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

  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

  诗虽是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创作背景

  《新秋夜寄诸弟》作于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当时韦应物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

  诗人籍贯长安,原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以上就是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是怎么表露思念之苦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95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