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27 10:50 阅读

  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关于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

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书中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那么其中《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达达搜探秘小编一起看下去。

  昔者,桓公问管仲曰:寡人请问度地形而为国者,其何如而可?管仲对曰: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

  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乡山,左右经水若泽。

  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

  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

  天下之人,皆归其德而惠其义。

  乃别制断之,州者谓之术,不满术者谓之里。

  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

  不如霸国者,国也。

  以奉天子,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

  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

  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

  树以荆棘,上相穑著者,所以为固也。

  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此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

  臣服之以尽忠于君,君体有之以临天下,故能为天下之民先也。

  此宰之任,则臣之义也。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终身无患害而孝慈焉。

  

  桓公曰:愿闻五害之说。

  管仲对曰: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

  此谓五害。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五害已除,人乃可治。

  桓公曰,愿闻水害。

  管仲对曰:水有大小,又有远近。

  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毋水者,命曰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

  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而不久常有危殆矣。

  桓公曰:水可扼而使东西南北及高乎?管仲对曰:可。

  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石;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故高其上。

  领瓴之,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

  乃迂其道而远之,以势行之。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

  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伤人则困,困则轻法,轻法则难治,难治则不孝,不孝则不臣矣。

  故五害之属,伤杀之类,祸福同矣。

  知备此五者,人君天地矣。

  

  桓公曰:请问备五害之道?管子对曰:请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

  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

  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

  令之行水道、城郭、堤川、沟池、官府、寺舍及州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

  令曰: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

  其不为用者辄免之,有锢病不可作者疾之,可省作者半事之。

  并行以定甲士,当被兵之数,上其都。

  都以临下,视有余不足之处,辄下水官。

  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因父母案行。

  阅具备水之器,以冬无事之时。

  笼、臿、板、筑,各什六,土车什一,雨輂什二。

  食器两具,人有之,铜藏里中,以给丧器。

  后常令水官吏与都匠,因三老、里有司、伍长案行之。

  常以朔日始,出具阅之,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

  常以冬少事之时,令甲士以更次益薪,积之水旁。

  州大夫将之,唯毋后时。

  其积薪也,以事之已;其作土也,以事未起。

  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

  故常以毋事具器,有事用之,水常可制,而使毋败。

  此谓素有备而豫具者也。

  

  桓公曰:当何时作之?管子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

  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

  故事已,新事未起,草木荑生可食。

  寒暑调,日夜分,分之后,夜日益短,昼日益长。

  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刚。

  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

  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禾稼不伤。

  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

  民得其饶,是谓流膏,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

  当夏三月,天地气壮,大暑至,万物荣华,利以疾杀草薉,使令不欲扰,命曰不长。

  不利作土功之事,放农焉,利皆耗十分之五,土功不成。

  当秋三月,山川百泉踊,下雨降,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属,天地凑汐。

  利以疾作,收敛毋留,一日把,百日餔。

  民毋男女,皆行于野。

  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湿日生,土弱难成。

  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

  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熟。

  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平度量,正权衡,虚牢狱,实廥仓,君修乐,与神明相望。

  凡一年之事毕矣,举有功,赏贤,罚有罪,迁有司之吏而第之。

  不利作土工之事,利耗什分之七,土刚不立。

  昼日益短,而夜日益长,利以作室,不利以作堂。

  四时以得,四害皆服。

  

  桓公曰:寡人悖,不知四害之服奈何?管仲对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

  春不收枯骨朽脊,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夏有大露原烟,噎下百草,人采食之伤人。

  人多疾病而不止、民乃恐殆。

  君令五官之吏,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顺之,令之家起火为温,其田及宫中皆盖井,毋令毒下及食器,将饮伤人。

  有下虫伤禾稼。

  凡天灾害之下也,君子谨避之,故不八九死也。

  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其至不时者,此谓四刑。

  或遇以死,或遇以生,君子避之,是亦伤人。

  故吏者所以教顺也,三老、里有司、伍长者,所以为率也。

  五者已具,民无愿者,愿其毕也:故常以冬日顺三老、里有司、伍长,以冬赏罚,使各应其赏而服其罚。

  五者不可害,则君之法犯矣。

  此示民而易见,故民不比也。

  

  桓公曰:凡一年之中十二月,作土功,有时则为之,非其时而败,将何以待之?管仲对曰:常令水官之吏,冬时行堤防,可治者章而上之都。

  都以春少事作之。

  已作之后,常案行。

  堤有毁作,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以徒隶给。

  大雨,堤防可衣者衣之。

  冲水,可据者据之。

  终岁以毋败为固。

  此谓备之常时,祸何从来?所以然者,独水蒙壤,自塞而行者,江河之谓也。

  岁高其堤,所以不没也。

  春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浊水入之不能为败。

  桓公曰:善。

  仲父之语寡人毕矣,然则寡人何事乎哉?亟为寡人教侧臣。

  

  以上就是道家著作管子度地的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95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