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23 12:30 阅读

  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

  关于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

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书中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那么其中《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达达搜探秘小编一起看下去。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

  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

  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

  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

  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

  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

  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

  请薄刑罚,以厚甲兵。

  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

  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

  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

  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

  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

  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

  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

  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

  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

  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桓公谓管仲曰:请致仲父。

  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掘新井而柴焉。

  十日斋戒,召管仲。

  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

  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寡人自以为修矣。

  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曰:公怒。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少进中庭,公不与言。

  少进傅堂,公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于罪矣。

  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

  对曰:臣闻之,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臣是以敢出也。

  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

  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

  三王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

  明日,管仲朝,公曰:寡人愿闻国君之信。

  对曰:民爱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此国君之信。

  公曰:善。

  请间信安始而可?对曰: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

  公曰:请问为身。

  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

  此为身也。

  公曰:请问为国。

  对曰: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

  公曰:请问为天下。

  对曰: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而民游世矣,此为天下也。

  

  以上就是道家著作管子匡君中匡的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91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