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下篇):画堂花烛顷刻生春,才交五鼓,张姑娘便起来梳洗妆饰,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蹁跹。
关于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下篇):画堂花烛顷刻生春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下篇):画堂花烛顷刻生春的这些相关资料: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下篇):画堂花烛顷刻生春
清朝文学家文康创作的《儿女英雄传》主要描写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书中的主人公十三妹,其父亲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
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第二十八回(下篇)的全部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次日便是筵席。
才交五鼓,张姑娘便起来梳洗妆饰,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蹁跹。
一切完毕,正要过去请新郎起来,早见公子笑嘻嘻过这屋里来。
张姑娘连忙起来道喜。
公子道:" 与卿同之。
" 又道:" 闲话休提,你且给我梳了辫子,好让我急急的洗脸穿衣,去禀知父母,请二位老人家欢喜放心。
" 张姑娘道:"正该如此。
只是我得张罗姐姐去了,你叫妈妈给你梳罢。
" 公子道:" 无论谁梳都使得。
我见过父母,还要照料照料外面的事,难道我还好照娶你的时候,只作新姑爷,诸事惊动老人家不成?" 说着,忙忙梳洗。
张姑娘便过新房,去请新娘起来。
一揭帐子,看见新娘早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张姑娘先裣衽万福,说道:" 姐姐可大喜了。
" 只见玉凤姑娘一把拉住她道:" 好妹妹,你今日可断不许呕我了,回来你还得嘱咐褚大姐姐。
你们闹的这可真不是件事,再要呕我,我可就急了!" 张金凤道:" 不是呕姐姐,这叫个床第之间,不失夫妻姐妹之礼。
便是褚大姐姐见了也要道喜的,她如何肯呕你!" 说着,让她下了床。
伺候的人叠起被褥。
姑娘正在梳洗,人回褚大姑奶奶吃梳头酒来了。
舅太太那时早巳起来,急于要进房看干女儿,因等个齐全人踩过门,自己才好进去。
见褚大娘子来了,便也同张太太随后进来。
姑娘此时见了娘,倒也没甚么可商量的了。
只听见满耳朵里一片叫姑奶奶的声音,也听不出谁是谁来。
一时看看这些人,虽是这等亲热相关,想起自己父母不在眼前,不觉性动于中,情发于外,一阵伤心落泪。
再转一念,若果然父母都在,今日看了我嫁了这等人家,奉着这样公婆,随着这样夫婿,又多着这样一个有情有义、合意同心的张家妹子,不知何等欢喜。
不由越想越痛,抽抽噎噎起来。
舅太太忙劝道:" 姑奶奶今日可哭不得,回来哭得眼睛桃儿似的,人家笑话!" 姑娘听得人家耍笑话了,才止悲不语。
大家应酬了几句吉祥话。
张太太道:" 我见着姑奶奶了,放心了,我可走了。
" 你道她又往那里去?原来这桩喜事,安太太算来算去,只得请出褚大姑奶奶、佟舅太太、张亲家太太这么三位新亲来。
女家倒占了三位,男家止剩了安太太一位,怎么算,两下里都是单儿。
然则安老爷这样一个旧家,还请不出十位八位新亲不成?只因其中有三层原故:第一层,这桩事,安老爷恐姑娘的性儿拿不定,不知这日究竟办得成办不成,并不曾通知亲友。
连日在此住下的,便是自己的内侄媳并本家晚辈,都和舅太太不好同席;第二层,这位张太太,论远近本就该请她作男家新亲,才是正理,并且还虑到她作了女家新亲,真要闹到送亲演礼,打起牙把骨来,可就不成事了。
何况她还是啖白饭呢;第三层,从来著书的道理,那怕稗官说部,借题目作文章便灿然可观;填人数、凑热闹便索然无味。
所以燕北闲人这部《儿女英雄传》自始至终,只这一个题目,只这几个人物。
便是安老爷、安太太再请上几个儿不相干的人来凑热闹,那燕北闲人作起书来,也一定照孔子删诗书、修春秋的例,给他删除了去。
此张亲家太太见着姑奶奶所以就走的原委也。
褚大娘子把姑娘的眉梢鬓角略给她绞了几线,修整了修整,妆饰起来。
大家看了真个是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昨日今朝大不相同。
舅太太看她吃了东西,便上上下下花团锦簇拥扶了出来。
出门跨鞍子、过火盒、迎喜神、避太岁,便出了那座游廊屏门。
俗语讲的再不错,是亲的割不掉,是假的安不牢。
姑娘此时,便一心惦记公婆,想去请安。
不想出得那座门,前面两个引路的仆妇便引了顺着游廊尸直往后去。
走了一会,进了一个小院门。
才进院门,便闻得有一阵烟火油酱气。
姑娘心想怎么才- 出门儿,就把我引到这么一个地方儿来了。
进房门只见一个连二灶上,弄着大旺的火,上面安着个翻开的铁锅,地下站着几个衣饰整齐的仆妇,又有个四十余岁鲇鱼脚的胖老婆子,也穿件新蓝布衫儿,戴朵红石榴花儿,鼓着两个奶膀子,腆着大肚子,叉着八字脚儿,笑呵呵的跪下说:" 请大奶奶安哪。
" 姑娘这才明白,原来是公婆的内厨房。
只见侍随的仆妇在灶前点烛上香,地下铺好了红毯子,便请拜灶君。
二位新人行礼起来,那个胖女人就拿过一把柴火来说:" 请奶奶添火。
" 又拿过半瓢净水来说:" 请奶奶添水。
" 随有众仆妇给她拉着衣服、搂着袖子,一一的添好了,姑娘暗想:" 往后要把这件事全靠了我,我可了不了哇!" 那知这是安水心先生的意思,他道:" 古者妇人,主中馈者也。
" 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连那平钉堆绣扎拉扣,都是第二桩事,所以定要把这' 三日人厨下,洗手作羹汤' 的两句文章做足了。
这里添过水火,张姑娘便请姑娘出来,跟着前引的两个仆妇,也不知怎的转弯抹角,走了一会子,又出了一座正北的角门儿。
姑娘一看,对面便是昨日在那里上轿的那个所在。
想道:" 怎么我不曾见公婆,倒又先引我到此地来呢?" 只见那前面两个仆妇不进这座门,却引了往东走,进了那座大祠堂门。
原来昨日是遥拜祖先,还不曾人庙见礼。
一进门,早见安老爷、安太大在院子里,调理家事的时候,叫儿妇两个,在院子望空先拜过宗祠。
然后老夫妻俩领了她们进祠,叩见老太爷、老太太的神主,算自己带见之意。
行过了礼,姑娘上前问了公婆的起居。
安老爷道:" 论今日却不是你回门的日期。
既到了这里,自然该同你女婿过那边,到亲家老爷、亲家太太神主前,磕个头去才是。
" 姑娘答应一声,随了大家过去。
安老夫妻便先回去。
姑娘到父母神主前,同公子磕过头,自然不兔伤感。
只得以礼制情,便忙忙的回来。
才到上房,便有二个女人捧着两副新红捧盒在廊下侍候。
妨娘进门,见过翁姑,那两个人便端进盒子来,张姑娘帮她打开。
姑娘一看,只见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五个碟子:一碟火腿,一碟黄焖肉,一碟榛子,一碟枣儿,一碟栗子。
一碟的里面是香喷喷热腾腾的两碗热汤儿面。
姑娘纳闷道:" 大清早起,这可怎么吃得到一块儿呢?" 原来这又是安水心先生的制度,就把这点儿吃食,作了姑娘的开箱礼。
这话越发奇了。
便是姑娘娘家无人,不曾给公婆预备开箱的东西,只把邓九公帮箱的金银绸缎用些,也充得数了。
这位水心先生,却意不在此,他讲的是《礼记》," 古者妇人之贽,惟榛脯修枣栗。
脯,鲜肉也。
修,干肉也。
" 所以命公子给媳妇装了三碟干果子,又配成这两碟肉脯,就算了玉凤姑娘见公婆的贽见;以为必该如此而行,才合古体。
这同前回叫公子抱着只鹅去谢妆,是一副印板下来的。
那两碗热汤儿面,便是玉凤姑娘方才添的那一炉子火和那一锅水煮的。
但是热汤儿面,又怎么算得羹汤呢?要作碗三鲜汤、十锦汤吃着,岂不比面爽口人肠些?他讲的是羹汤者,有" 汤饼" 之遗意存焉。
古无面字,但是面食一概都叫作饼。
今之热汤儿面,即古之汤饼也。
所以如今小儿洗三下面,古谓之汤饼也;今日这两碗面儿,保不定还有个" 我家的媳妇儿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 的秘典在里头呢!
这是安老爷一番考据工夫。
姑娘见公婆家的规矩如此,便先放了筷子,把那两荤三素的五碟吃食献上去,摆成一个梅花式。
然后捧着面先敬公公,后敬婆婆。
安老爷十分得意,便向太太道:" 太太;我们例要享用她这点敬意。
" 安太太只不过挑了两三筷面,夹了一片火腿。
安老爷却就着那五样佳肴,把一碗面忒儿喽、忒儿喽吃了个干净,还满脸堆欢,向玉凤姑娘说了一句:" 媳妇,生受你。
" 舅太太在旁看了半日,说:" 姑老爷你可呕死我了!也没说你们二位为这个媳妇儿费了多少心,多少事,连个活计也不叫她递,枣儿栗子的闹起!叫姑娘拜公婆来的,我这里给我们姑娘备了点儿的东西。
" 说着,便叫人搭过两个小方盘儿来。
一个里头是一顶帽头儿、一匣家作活计、一双男鞋、一双趿脚儿鞋、两双袜子;一个里头放着两个小匣子,一匣是一枝仿着圣手摘蓝的金簪于,那手里却拈的是一个小小金九连环;一匣是一双汗浸于金蒲镯;其余也是一匣家作活计,一双女鞋、一只鞋子、两双袜子,便叫姑娘分递了公婆。
安太太见舅母这等用心精细,十分欢喜说:" 这可是个会疼女孩儿的。
" 舅太太也笑道:" 姐姐手儿拙,也不会作个好活计。
亲家太太,慢慢儿的调理她罢。
" 说的大合安太太的意。
安老爷却是碍于亲情,不得不收,心里还以为事不师古,终非经道。
这个当儿,安太太便把那枝九连环从匣屉儿上抽下来就戴在头上。
因叫了声:" 长姐儿呢?" 只见走过一个丫鬟来,长得细条条儿的,一个高挑儿身子,生得黑黪黟儿的,一个圆脸盘儿,两个重眼皮儿,颇得人意。
太太吩咐她说:" 你把我那个匣儿拿来。
" 那丫鬟答应了一声,去不多时,拿了一个锦匣子来。
打开里头,却是一枝雁钗,一双金镯子。
太太嘴里正吃] 着烟,便点着头儿叫姑娘。
姑娘走到跟前,太太把烟袋递给那丫鬟。
张姑娘便过来,用簪子挑开那匣屉儿上的绷线儿。
只听太太说道:" 我这枝簪于是一对儿,你妹妹磕头那天给了她一枝,也有这样一对镯子。
我照样又打了一对,如今给你。
" 因说:" 你低下头我给你戴上。
" 姑娘便弯着腰,低下头去,请婆婆给戴好了。
太太又给她换上那双镯子,便拉着她细瞧了瞧手,搭讪着又看了看她胳膊上那点守宫砂;可煞作怪,连些影子也没了。
太太十分欢喜,望望两个媳妇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道:" 喷!喷!喷!真是一对儿好孩子!" 姑娘谢过婆婆。
安老爷见太太赏了媳妇拜礼,便满面正气,拈着小胡子儿叫道:" 来!把我给大奶奶那份东西拿来。
" 只听侍候的人大家答应了一声,抬过一个大方盘来,上面盖着一块大红挖单。
老爷便说道:" 媳妇过来,以你这样好媳妇,我岂不知赏你几件奇珍宝玩?
但今日是你为妇之始,用这些俗物,非礼也。
我这里另有几件东西给你看看。
"张姑娘便撤去那个红挖单,姑娘一看,只见方盘里摆着是一条堂布手巾、一条粗布手巾、一把大锥子、一把小锥子、一分火石火链片儿、一把手取灯儿、一块磨刀石,又有一个小红布口袋,里头不知装着甚么,张姑娘从口袋里拿出来,却是一个针扎儿,装着针,一个线板儿,绕着线。
姑娘一看,心里想:" 这可糊涂死我了!" 正在纳闷,又不好问。
安老爷便说道:" 大约你不解这几件东西的用意。
一共九件东西,这是作媳妇的事奉翁姑必需之物。
想你父母在卧断断给你备不到此。
我所以悉遵古制,给这一分赏你。
按着古礼,媳妇每日遇见翁姑,这些东西,还该随身佩带的。
只是如今人心不古,你若带在身上,大家必哗以为怪,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罢。
然而此等大礼,却不可不知。
" 姑娘只得一一答应叩谢。
当下满屋里的人,只有太太支应着回答。
其余亲族女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无一不掩口而笑。
老爷依然一副正经面孔,再不想这套话,倒把位见过世面的舅太太听进去了,说:" 哦!照姑老爷这么说起来,这不就是咱们如今带的那个密鸦密罕丰库,叫白了,叫它妈妈儿手巾上的那分东西吗?原来这件东西,是有出典的。
" 老爷再想不到谈了半天,谈出这么一个知己来了,乐得一手拍膝,说道:" 然!可见我讲的不是无本之谈。
那密鸦密罕丰库的,汉话便叫作彩绢,绢即手巾也。
只是如今弄到用起锦绣绸缎手巾来,连那些东西,也都用金银珠宝作成者,便是数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题本意了。
" 新娘听公公讲完了这篇考据,才一一的接见亲族,俗叫作分大小儿。
第一位便是邓九公,安老爷亲自出去请进来。
只见老头儿腆着胸脯儿,怀意揣得鼓鼓囊囊的,站在当地说:" 免了罢。
" 安老爷道:" 如何使得,还得请老兄台坐下受礼。
" 说着,便让他坐下。
两个新人过来行礼,磕到第二个头,他早起身过来拉起公子说:" 老贤侄,姑爷、姑奶奶都请起。
夫荣妻贵,子孝孙贤。
" 说着,便用手在怀里掏了半日,掏出一个大锦袱子来。
打开里面是个青玉莲花宝月瓶,四角有四个孩子,单腿跪着,捧着那瓶算作敬献,还有个檀木座子。
他放在桌子上,向公子道:" 你瞧这个瓶,愿你Yan家平平安安的。
上头这几朵莲花,愿她姐妹俩和和气气的。
还照这四个娃娃的数儿,每人给你父母抱两孙子。
这件东西,有个名儿,叫作' 四海升平'.老贤侄,你将来作了大官,南征北剿,给万岁爷家出点子力,戴个红顶子,给你老爷子、老太太扬扬名,风光风光,好不好?你可别瞧着这玉瓶儿不怎么样,年代有了,这还是我抓周儿那天,我老人家给的。
愿你们三口儿活得比我岁数儿还大;你说这还要怎么吉祥?" 安老爷连忙叫公子和两个媳妇谢过。
安太太也道:" 能够都照九老爷的话就好了。
" 他道:" 一定能!一定能!" 说着,出外去了。
这里舅太太、张老夫妻、褚大娘子都受了礼。
舅太太给的是现作的几件家常衣服;张老夫妻是女儿给备的一些个尺头;褚大娘子是花绣领面儿、挽袖、腿袖儿、膝裤之类,都送了见面礼。
其余都是平辈,不肯受礼,只彼此一见面已。
外面邓、张、褚三位,是昨日赴过男筵席的了。
今日里面便摆起女筵席来。
褚大娘子首席,舅太太二席,张太太三席,安太太末席相陪。
公子一一递过酒,彼此都是熟人,也不用酒过三巡,汤添二道,大家便认真吃起饭采。
张太太被大家劝了半日,依然不肯开斋,想她必有所待,吃过了饭,舅太太站起来道:" 亲家太太,可恕我不能拘那俗礼儿,等摆果子了。
我可得张罗我们姑爷姑奶奶的团圆饭去了。
" 说着,便过新房去。
那里炕上早齐整齐整摆了一桌筵席。
舅太太让安公子、何小姐上面并肩坐了,自己同张姑娘东西相陪。
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至此吉礼合成,他三人从此问安视膳,弋雁听鸡厂,卿绣侬读,妇随夫唱,天下那里有这样的人家,这等的乐事?岂还算不得个欢喜团圆!不道我燕北闲人还有大半部文章,这《儿女英雄传》才演到第三番结束。
这正是:
砚待磨穿双管下,弓须开到十分圆。
以上就是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下篇):画堂花烛顷刻生春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637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