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12 15:00 阅读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细点看萍面。

  关于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 〔宋代〕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译文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

  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

  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

  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

  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赏析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将离别场景和弥漫情思融合在一起,以质朴细腻的描写,刻画出离别前夜男女二人对坐共饮、细语诉情的场面。

  既有离愁别绪,又有思恋缠绵。

  上片之境界,时间是从白天绵延到黄昏,空间是户外,开头暗用韩愈《晚雨》廉纤小雨不能晴诗意,小雨洒遍池塘。

  细点看萍面,本来,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现在万千雨点,点破了萍面,又自有一番含蕴。

  看体现了词人此时此境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

  黄昏细语,朱门燕影,既烘托出了一片忧郁凄婉的氛围,又体现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悲凉。

  在这有些昏暗凝滞的天色中,词人并没有直接铺排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灯下话别的场面,将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融于笔下的情景和情景中的人。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燕子不飞,其苦闷情状可想而知。

  它与下片的一窗灯影两愁人遥相叠印。

  最后一句又与起句遥相呼应,小雨连绵已久,天昏地暗,所以比起寻常时候就更容易黄昏。

  不过,这只是此句意蕴的一个层次。

  其深层意蕴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即将别离的时候,只觉得光阴比起寻常时候过得特别快,很快就进入了黄昏。

  上片,已为下片点出词情的内蕴作了充分的铺垫。

  下片时间绵延到夜尽,空间则转为室内。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写两人相对共饮,絮絮而谈。

   夜已尽,话未完,离别却不期而至,于是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词人用翻滚纷乱的云朵形容即将分离的人心中那种忐忑不安的愁绪。

  处在愁苦中的有情人,只能在如豆的灯光下相对而立,映出一对零落的影子。

  又是表明两人已不止一度尝过离别的苦味。

  此度又尝,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亦可知。

  纵览全篇,词人并没有在情景的选择上别出心裁,仅仅描绘寻常景物、人事,然而情感氛围的渲染烘托却是妙笔生花。

  感情层层深入,词中隐含的书写节奏随着时间的延展而不知不觉地加快,离别来临之时又戛然而止,将两人的影子定格纸上,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首以爱情和离愁为主题的词,感人处在于情感的朴实沉挚。

  与之相应,词人并未使用他所娴熟的一些技巧,如结构的错综安排之类,也没有描写送别、别后一类常是最富于戏剧性或最能打动人心的场面,他只是如实写出临别前夕的绵绵别话,就充分表现爱与愁两大主题。

  论笔法几乎是一往平铺,论情感正是一往深情。

  既朴实,又深沉,别具一种极厚重的感人力量。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创作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

  周邦彦中年曾浮沉州县,漂零不偶,元丰年间周邦彦在汴京为太学生,后为太学正,至哲宗元祐二年(1087)方出京为庐州教授,后至溧水县,这其间曾滞留荆江任教授职。

  此时周邦彦三十五岁,作下此诗。

  以上就是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34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