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 四大名将为什么没有蒙恬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19 23:21 阅读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然而,这四个人的命运,却有所不同,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人是不得善终,而王翦却最终安享了晚年,为何有这一种区别呢?从史书上看,白起、廉颇、李牧,都遭到了君王的猜忌,然后才有不得善终。

  关于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的这些相关资料: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

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

  对王翦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星璀璨,其中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是最能打的四个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一步一步的成长为秦赵两国的擎天柱。

  然而,这四个人的命运,却有所不同,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人是不得善终,而王翦却最终安享了晚年,为何有这一种区别呢?

  从史书上看,白起、廉颇、李牧,都遭到了君王的猜忌,然后才有不得善终。

  其中,廉颇命运稍好,但也是流亡国外,最后郁郁而终。

  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杜邮,自刎之前白起感慨,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因为长平之战诈而阬了40万赵军,所以白起认为上天在惩罚他,于是拔剑自刎。

  在这三个人中,廉颇命运算好一点。

  廉颇遭到赵王嫌弃之后,就去了魏国。

  魏国虽然收留了他,却不重用他。

  后来,赵王认为他老了(一饭三遗矢),就彻底放弃了他。

  廉颇又去了重用他的楚国,但廉颇没有建功,最终在楚国郁郁而终。

  李牧是大秦帝国的克星,一出手就让十万秦军覆灭,这是一个传奇。

  然而,赵国末代君王却自毁长城,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由于李牧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拒绝,所以赵王甚至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将他斩杀了。

  不久之后,赵国灭亡。

  总而言之,战国四大名将的前三个,都不得善终。

  尤其是李牧,北击匈奴、西捶秦国,是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最大的障碍,却被赵王给杀了,以至于国灭身亡。

  题外话,李牧之孙李左车非常厉害,成为韩信最佩服的谋士,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的千古名言。

  然而,王翦不仅得以善终,而且还得到了秦始皇的优待,最典型的是一门出了三个重臣:王翦、王贲、王离(被项羽击败,而后投降项羽的这位仁兄)。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後世。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王氏功劳很大。

  到了秦二世继位时,王翦、王贲已经去世。

  这一段记载中,没有说明王翦有没有善终,但考虑到王翦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史书又没有记载秦始皇对他下辣手,所以基本可以认定王翦是善终。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之外,赵、燕、魏、齐、楚这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功劳实在太大了,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既然如此,王翦凭什么可以善终?

  众所周知,王翦打仗风格非常稳健,当时秦始皇灭楚时,王翦要求60万兵力,李信只要20万。

  于是,秦始皇让李信统帅,结果遭遇大败,最终秦始皇不得不答应王翦的兵力要求。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王翦耀眼战绩的背后,却还有极高的政治情商。

  秦始皇给王翦道歉,希望王翦出山灭楚,王翦态度坚决需要60万兵力,但却又直接和秦始皇谈了条件: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王翦出兵之前,直接对秦始皇表态,我为大王领兵,即便有功劳,也难以封侯,所以趁机子孙后代置办一些家产吧。

  到了函谷关,王翦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对于为何这么做,王翦解释:

  王翦: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这是说秦王性情残暴多疑,如今秦国重兵都在我手,如果我不表现出贪图好利,表现出要为子孙挣家产,来表示我出征的坚定意志,岂不是让秦王怀疑我吗?

  显然,从王翦这一解释可见,其人情商之高,在历代军神中可谓罕见。

  当然,王翦有没有说过这一句话,还是很可疑的,因为这一句话对秦始皇评价不高,王翦为何会如此不明智的说出口?一旦被秦始皇听到,至少会很不高兴吧。

  不管如何,王翦要为子孙挣家产,的确可以安秦始皇之心。

  然而,天下统一之后,王翦功劳巨大,为何还能善终呢?原因很简单,王翦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了。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却和范雎、蔡泽、吕不韦等关系都不错,秦始皇更是对他信任有加。

  王翦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的明哲保身,从来不会摸别人、尤其是秦王的逆鳞。

  所以,司马迁评价王翦,虽然功劳巨大,但却不劝秦始皇行仁政,却苟且迎合,取悦人主,最终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这是罪有应得。

  在急流勇退上,王翦表现出了更高的情商。

  在灭掉燕国之后,王翦就上书退休了。

  后来,由于秦始皇的邀请,不得已出山灭楚之后,无论秦始皇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不再卷入朝廷是非,从而得以善终。

  另外,王翦之所以善终,还和秦国一个传统有关,就是一般不会杀功臣。

  在秦国历史上,除了赐死白起之外,还真没有杀功臣的传统。

  秦始皇在位时,没有杀过一个功臣,甚至连打了败仗的李信,秦始皇也没有杀他,显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杀王翦。

  由此可见,王翦这样的军神,估计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能善终。

  当然,王翦能够善终的原因,却又是悲哀的,因为这代表军神不再纯粹,还需要有政治家一样的思维,再能在险恶的政治江湖上活下去。

  想一想,如果李牧、韩信、檀道济、岳飞等人,都表现的非常圆滑,那还是他们吗?

  以上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其他三人都没有善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01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