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顺治帝的,亲政后面对全国的抗清高潮,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同时注重恢复农业生产,整顿吏治,使国家局势逐渐好转。
关于后世是如何评价顺治帝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后世是如何评价顺治帝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后世是如何评价顺治帝的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福临幼年登基,由摄政王多尔衮辅政。
亲政后面对全国的抗清高潮,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同时注重恢复农业生产,整顿吏治,使国家局势逐渐好转。
1661年福临死于养心殿,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清史稿》:顺治之初,睿王摄政。
入关定鼎,奄宅区夏。
然兵事方殷,休养生息,未遑及之也。
迨帝亲总万几,勤政爱民,孜孜求治。
清赋役以革横征,定律令以涤冤滥。
蠲租贷赋,史不绝书。
践阼十有八年,登水火之民于衽席。
虽景命不融,而丕基已巩。
至于弥留之际,省躬自责,布告臣民。
禹、汤罪己,不啻过之。
书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为民父母。
其世祖之谓矣。
《清实录》:章皇帝达孝承先,洪仁抚世。
以天纵之姿,奋有为之业,扫除寇乱,奠安生民。
六师所加,有征无战。
莫不望风慑息,竞迓壶浆。
即殊方异域、声教未通之地,亦皆受吏请封,凛遵正朔。
不数年间,天成地平,区宇宁谧。
功高在昔,美冠将来……一事一言、皆二帝三王心法所寄。
历代评价
皇太极: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
梁清标:入主中华,奄有万方,统一天下。
范文程:君明臣良,必交勉释回,始克荷天休,济国事。
朝鲜显宗:好汉语,慕华制。
《郑成功传》:清顺治帝已入关十年,四海大定,莫不奴服。
呜呼!我试以比例术求之,清以满洲及中国全部之兵力尽注于闽南之一隅,土地得比例若干,人民得比例若干,谋士猛将得比例若干,兵马舟舰粮食得比例若干;而郑氏果以何主义、何气力乃敢来前数挑战!嗟乎!故宫何处,忍烟灭于荆驼;国魂尚存,誓殉生于铁血。
金绍城:所谓名人者,非因画而得名者也,若者有特殊学问,特殊节操,特殊人品,特殊技能,特殊地位,已为人所推崇,一旦寄意丹青,随意点染,不必求工,而气概自流露纸表。
人以其学问、节操、人品、技能、地位等之可钦可敬,而于其画尤视为珍宝矣。
如黄向坚、李长蘅、吴梅村、闵贞、戴文节、顺治帝等,其作品均千古不磨者也。
人物争议
出家之谜
顺治帝与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福临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谈,相得甚欢,就是谈得很融洽。
福临回到宫里以后,又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里头有个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还有一个大和尚叫木陈忞,福临到了那儿,他跟他说,说:我呀,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说我到你这个寺庙之后,觉得这是窗明几净,就不愿意回到宫里。
还有一个大的和尚叫溪森。
顺治就跟溪森一块谈话,他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和尚当然也捧这位,有一次他跟一个和尚说,这个和尚叫木陈忞,说什么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
朕想效法他们可不可以。
顺治想学释迦,释迦牟尼,想学达摩要出家。
后来他就找了溪森说我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还是要剃度。
行森就把他头发给剃了,剃成和尚头了。
这不得了,皇太后怎么可以同意呢。
这样,就找了行森的师傅,叫玉林琇(通琇),玉林琇就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
顺治一看这个情况不行,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一天,顺治和玉林琇两个人对面坐着,谈佛论法,两个人都会意地互相笑了,为什么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个光头的皇帝,顺治看了一个光头的和尚,两个人会心地笑了。
人物性格
福临有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皇太后告诫皇帝的谕中有惩忿戒嬉,这是母知其子,可谓说到了病根。
后来和尚木陈忞说他龙性难撄,茚溪森说他生平性躁,看法都是一致的。
福临刚愎自用,对一切冒犯其尊严或不顺心者,动辄惩处。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八月国史院检讨孙自式目睹吏治败坏的现实,上疏自请为本县县令,但这违背了居官回避乡里的原则。
对此,福临却采取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举动:诏赐牛黄丸归里养疾。
其对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图海的处理则纯属滥施专制淫威了。
福临的任性还表现在该惩而不惩。
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已严令不许太监干政,并立十三衙门铁牌,禁令昭昭,但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就暴露了内监吴良辅等交通内外官员人等,作弊纳贿,罪状显著之事。
如按十三衙门铁牌敕谕应即行凌迟处死。
福临却另有一番言辞:若俱按迹穷究,犯罪株连者甚多。
姑从宽一概免究。
自今以后,务须痛改前非,各供厥职。
其实这话仅用之于太监,而与太监交通勾结突出者,如大学士陈之遴以及陈维新、吴维华等人,却遭到了流放盛京或宁古塔的惩处,太监,尤其是吴良辅却仍然安然无恙。
这种福临自己也无法解释的自坏章法的原因,是他偏爱太监之故。
但福临并不是将错就错到底的昏君,这位在人生道路上大胆迈进,具有鲜明个性而尚不成熟的青年君主,仍具有真诚之心。
他在坚持满洲特有权利而严厉惩处汉臣的同时,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思想。
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他更向吏部发出这样的谕旨:朕统御寰区,焦心图治,前此屡有引咎省躬诏谕,自今追思,皆属具文,虚邀名誉,于政事未有实益。
且十二、三年间时有过举。
向因建言得罪流徙降革等官,吏部详察职名事迹,开列具奏。
他再次希望科道各官尤当尽言无隐,即朕躬阙失,亦直言勿讳,朕不惟不加罪,并不芥蒂于心。
在此谕后,季开生复原官、归骸骨,李呈祥、魏琯等免罪。
所赦言臣尽管很少,但终能自责并见诸于实际行动。
以上就是后世是如何评价顺治帝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27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