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春秋时期晋国历任国君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6 22:46 阅读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疆域图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因得天独厚的优势称霸二百多年,一直到后期政权动荡,才被迫三分天下,而赵、韩、魏三国在历史上也是春秋历史舞台上的诸侯国,而晋国从崛起到走向分裂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关于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的这些相关资料: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还不了解:三家分晋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韩、魏三家分晋,晋国是如何崛起走向分裂的?

  前言:

  晋国在历史上出现了三次,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时代的晋国,一个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晋国,一个是五代十国的晋国,这里提到的三家分晋特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里面的晋国,这个晋国是诸侯分封所得的诸侯国,追溯历史的源头比较早了。

  ▲疆域图

  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因得天独厚的优势称霸二百多年,一直到后期政权动荡,才被迫三分天下,而赵、韩、魏三国在历史上也是春秋历史舞台上的诸侯国,而晋国从崛起到走向分裂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授民授疆土,诸侯崛起

  1、分封天下,晋国崛起

  ▲朝拜图

  周天子临朝后,实行了分封制度,授民授疆土,作为西周王室周天子的宗亲子弟,得到了晋国的封地,而初任晋国的国君姓姬,是姬发的弟弟,纯正的王族血统。

  所以晋国在各诸侯国的封赏和待遇往往都是最为优厚的,晋国也有着最肥沃的土地和好的牧场,在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之上,晋国很快崛起,迅速成为了最强诸侯国。

  晋国的崛起与初代君主的勤勉和克己有很大的关系,周天子时期,社会和政治关系其实还是相对比较简单而坚定的,西周的政治政策也相对民主和开化。

  所以在这样政局稳定的时代下,晋国不断地发展民生,国富民强,军力力量和人口数量也在诸侯国之中位列前茅,先天的优势再加上后天的不懈坚持,晋国的根基十分深厚。

  2、休养生息,国富民强

  修养生息的政策是晋国崛起的重要农业政策,从晋国发展之初,初代君王就十分勤政爱民,对百姓也十分仁厚,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很快就成为了一方霸主。

  发展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已经吞并了周边数十个小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超当时的秦、楚两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远超于其他诸侯小国,晋国国君也开始虚怀纳谏,陆续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将政治、经济和国家一一进行建设和治理,进行论政。

  ▲君臣论政

  晋国的国君里面才能和谋略兼备的人有很多,晋献公和晋襄公在位期间,一直经营政事,发展大军和战备,到了晋襄公的末年,晋国已经成为了击败秦、楚一家独大的春秋五霸之主。

  晋国后来的历代君主都一直保持着同样优异的成绩,一直到晋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千乘之国,周边的一些小国也都纷纷向晋国俯首称臣,晋国的名气逐渐盖过了周天子,而晋国王室与周天子的关系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原本的朝贡和进贡制度也因实力的参差而改变。

  政权更迭,天下动荡

  1、势力交错,动荡不安

  晋国逐渐发展壮大之后,内乱也随之而来。

  首先面临的就是同样的继承问题,宗室子弟众多,尽管晋国也遵循着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但难免宗室子弟的大宗和小宗开始出现了争斗不休的现象。

  到了晋文侯执政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被打破,小宗凭借着贵族势力的支持取代了大宗的王位,并且将除了小宗以外的诸位公子一一进行诛杀,从而改变了大宗的既定继承权,原本的继承法制一旦被打破,朝堂的政权就此陷入了动荡。

  ▲车轮战图

  小宗灭大宗,这样法制一旦错乱,国家就陷入了不安,没有固定的继承制度,这就意味着单就争夺继承权这一件事就足以让晋国的内部斗争不休,关于嫡长子的地位与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一直都争论不休。

  而这里后来的晋国君王成了晋献公,那个将自己的嫡长子流放要立自己宠妃之子为继承人的昏聩君主,由于他的行事和作风也随之引起了诸国的不满,这位被流放的公子重耳最后又凭借着自己的苦心经营,成功地做到了大宗灭小宗。

  就这样,晋国的继承问题一直成为内乱不休的根本原因。

  2、晋国众卿,争斗不休

  大宗不明,小宗不穆,晋国王权更迭频繁,权力的角逐越来越激烈,直到晋平公在位时,公子的势力渐弱,士大夫与公卿随着崛起,晋国的六卿也开始坐不住了。

  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大贵族的势力不断崛起,彼此之间开始了正面的较量,家族之间暗斗不断,经过了数年,范和中行两家败下了阵来,魏和韩的实力雄厚,魏国反而在斗争之中愈加强劲。

  ▲晋国六卿图

  但在留下的四家里面,最为厉害的智家却最为贪心,他们不断地攻城略地,妄图抢夺更多的地盘,智家雄心勃勃想要吞并各家,还好大喜功,四处招揽祸事,引发了晋国王室的不满,从而开始讨伐智家,最终智家寡不敌众,最后彻底成为了这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这是一场心智与权力的角逐,晋国王室为了避免诸公子之乱的惨案再一次发生,将权力斗争的漩涡转移到了卿贵,流血牺牲的现象依旧存在,但是同样也是养虎为患,剩下的公卿始终是个问题。

  三家分晋,难逃厄运

  1、诸侯林立,难舍难分

  六卿经过权力斗争消耗过半,晋国王室为了安抚留存下来的韩、赵、魏三卿,对他们进行了分封,公元前433年,韩赵魏三家被分封为诸侯国,晋国的内乱暂时得到了平息,但是暗处的残余势力和其余诸国留存的政治问题还有很多。

  仅剩的三个诸侯国也都是时刻处于战备的状态,晋国王室一直在一旁洞若观火,时刻准备着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这后世的几代君主的实力和治国能力明显有所下降,到了改变晋国命运的时刻,反而毫无还手之力,几世积累的财富也逐渐被败落的不成样子,晋国王室只能尽量的安抚剩下的公卿世家。

  ▲晋献公

  晋国王室的势力却日渐衰微,大国的气魄早已不复当年,面对公卿的大军竟然有些胆怯,只能在这基础之上,按照周天子的分封制度将这些发展起来的贵族进行诸侯分封,本来就是士大夫出身的贵族必然会被这样的丰功伟绩所打动,顺理成章。

  这边的韩赵魏三国可谓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诸侯国家的君王,自然也不会就此止步,往后的数百年,三家诸侯国也是彼此互相较量,相依为命,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经过这一段的历史变迁,韩赵魏也形成了铁三角的关系,在诸侯国里面声明显贵。

  2、四分五裂,难逃厄运

  诸侯国的王权旁落,势力和兵权也都被分散殆尽,原本的晋国王室早已经奄奄一息,其后的晋国君王也都是些平庸之辈,既无心于朝政,也未建设于百姓,反而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碌碌无为。

  没过多久,韩魏赵三家就一举覆灭了晋国王室,瓜分了晋国,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战国七雄由此而来,后来的韩赵魏三国依旧用同样的战略方针对待崛起的秦国,不过秦国的铁血手腕直接将六公子斩首,而后多次合纵连横以后,逐渐被秦一一攻破,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晋国终究难逃厄运,一个国家如果没了制度和法度的约束,凭着君王的喜好开始肆意妄为,必然是不会长久的,而作为周王室的血脉嫡亲,后期的供奉与关系其实也相对淡薄,所以原本一代霸主的晋国最终在自取灭亡的路上也无太多妨碍,虽然可叹,但其实也都是作茧自缚罢了。

  总结:

  三家分晋,其实在历史上也是一种平衡权力的政治手段,如果晋国能在保持自身国力远盛于诸侯国的基础之上采用这种方式,或许覆灭得不会那么早,国家和朝政的分裂和合并都是常事,最终彻底走向破裂的最终原因都是王室势力的衰弱。

  主位不稳,军心涣散,一个国家必然会祸乱不止,晋国开国之初,本是一片形势大好,但经过了几代君主之后,大方向上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虽然在持续积累财富,但政治方向开始发生了偏移,大宗不明确,小宗不和穆,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

  王室的权力成了私家的玩具,而不是治国安邦的责任,所以君主的个人偏好和私欲就得以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晋国也是如此。

  ▲三家分晋图

  所以,春秋霸主的强盛和衰落都是几代君王苦心经营的结果,我们是该怪晋献帝的荒唐无道,还是晋文侯的偏心短见,其实很难有定论,后来在战国时期崛起的秦国也是如此。

  天下纷纷攘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已。

  参考文献:

  《蜀山笔记》

  《春秋》

  《战国》

  《资治通鉴》

  以上就是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强国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98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