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 顾恺之鉴赏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4-25 01:16 阅读

  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与顾恺之同一时代的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共有八个人物,其中有两个在操弄古琴。

  关于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的这些相关资料:

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

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

  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清谈玄学之风盛行,隐逸高士以琴声来寄托遗世独立的情怀。

  与顾恺之同一时代的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共有八个人物,其中有两个在操弄古琴。

  嵇康“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形象,成了隐逸高士的精神象征。

  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可惜原迹不在,现在人们所见到的是宋人的优秀摹本。

  艺术鉴赏

  构图

  这幅图描绘的是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

  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故事背景,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说明,因此很可能是脱离文字的故事性而强调人物的各自特征。

  从画面上看,也确实难以找到故事发生的连贯性和时间的迁移性特点,只是呈现一个制作场面。

  各人制作的工艺虽有个同,但从画面的空间布局上看,工艺流程的先后次序不明显,而且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缺乏确定性与连续性。

  在古代的长卷人物画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敷演,表达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

  此画恰在这一点上忽略不计。

  形象

  《斫琴图》中所绘人物,或挖刨琴板,或上弦听音,或制作部件,或造作琴弦。

  画面写实而生动。

  其中琴面与琴底两板清楚分明,琴底开有龙池、凤沼。

  说明当时琴的构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两块长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

  图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状,对研究古琴形制、鉴别古琴年代有着极大的价值。

  技巧

  顾恺之用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条描绘出文人长眉修目的面貌和气宇轩昂的气质。

  这种线描画法的特点是:细条均匀、圆润、挺秀、柔中带刚,用笔使用中锋,行笔慢,力量含蓄,富有优美的韵律感。

  后人称为“高古游丝描”或称“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表现人物内心的神态时,也颇有心得。

  比如,右上角一文士独坐与一方长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丝线的中部轻轻拨动,其目光却驻与何物,整个脸部呈全神贯注倾听状,正是调定音律时所特有的表情神态。

  另外,在人物与人物的布局上,顾恺之刻意营造了“留白”和“气”。

  空间在表面上是不存在的,画布上的人与物在表面上也就闲的独立与分离,然而空白中却运行着无名之气,虚中含实,充盈画面。

  研究价值

  《斫琴图》中琴面板和底板的形状,对研究古琴形制、鉴别古琴年代有着极大的价值。

  这说明古人对琴材的选择有复杂的程序,寻找优质木材的过程也有无穷乐趣之事。

  从《斫琴图》分析,魏晋时期琴的制作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规范。

  从画面上看,似有两种古琴,它们都是全箱式,琴身出现了额、颈、肩等区分,但图中两种古琴造型仍与汉弹琴俑的大体一致。

  这一样式的琴体还可见于河南邓县北朝彩绘画像砖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图》以及陕西三原唐初李寿墓线刻壁画伎乐图中。

  以上就是顾恺之创作的斫琴图的艺术价值在哪里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52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