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囊(选录)任氏,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关于明代《智囊(选录)任氏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明代《智囊(选录)任氏的这些相关资料:
明代《智囊(选录)任氏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
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
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那么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上智部·萧何 任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
秦之败也,豪杰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
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冯述评]
二人之智无大小,易地皆然也。
又蜀卓氏,其先赵人,用铁冶富。
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行。
诸迁虏少用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唯卓氏曰:此地狭薄。
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冯注:芋也],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
乃求远迁。
致之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贸易,富至敌国。
其识亦有过人者。
上智部·萧何 任氏 翻译
译文
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城后,很多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到储藏金银财宝的府库之中抢夺财物,唯独丞相萧何先去收集秦朝丞相与御史等留存的律令图书,加以妥善保存。
后来刘邦之所以能详知天下要塞之地、各地户口的多少、势力的强弱、人民的疾苦,都是靠着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书的功劳。
宣曲任氏,其先人是看管仓库的小吏。
秦朝败亡之后,一般的豪杰之士都争相夺取金银宝物,只有任氏一家在地窖中储存了很多的粮食。
后来楚汉长期对峙于荥阳,人民无法耕种,米价涨到一万钱一石,于是很多人原先劫得的金银财宝又都变成了任氏的财产。
评译
这两个人的才智不分高下,如果易地而处,结果也是一样的。
又如四川卓氏,其先人是赵国人,从事冶铁以致豪富。
秦灭赵之后,要将卓氏迁到蜀地去,于是夫妻俩推着车子一路前行。
所有被迫迁徙的家族,几乎都争相用本已极少的一些多余财物贿赂官吏,希望可以让他们就近在葭萌县定居。
只有卓氏说:葭萌土地狭窄贫瘠,谋生不易。
我听说岷山下有一块肥沃的平原,当地的大芋头长得很好,那儿的人终生不会挨饿,而且那里的人善于织造布匹,生意也好做,是一个很好的谋生之地。
于是他主动要求迁到比较远些的临邛县。
卓氏在铁山之下采矿炼铁,经营贸易,终至富可敌国。
这样的见识也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啊。
注释
①沛公至咸阳:汉高祖刘邦在秦末起兵于沛县,自立为沛公。
咸阳为秦都城,刘邦攻入咸阳,秦遂灭。
②塞:关塞。
③米石至万:米价涨到一石万钱。
④葭萌:在今四川剑阁东北,为关中入川的必经之路。
⑤蹲鸱:大芋头,形状像鸱鸟蹲立,因而得名。
⑥临邛:今成都邛崃。
⑦敌国:比得上一个国家。
以上就是明代《智囊(选录)任氏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5021.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