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该如何赏析,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关于冬至该如何赏析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冬至该如何赏析的这些相关资料:
冬至该如何赏析
冬至
杜甫 〔唐代〕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译文
每年冬至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穷困和愁苦胶滞纠缠,让人神情恍惚。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在衰老,而这万里天涯的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雪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丹壑,不禁想到宫中早朝刚散,正离开紫宸殿宫门的官员身上佩玉鸣响。
此时我的心仿佛已经折碎,不剩一寸,前路迷茫,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看见朝廷?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度过了弃官飘零以来的第九个冬至日。
长年为客流落异乡的杜甫每逢岁时节令都会生发无穷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冬至》抒怀。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都是写眼前之景,言诗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由冬至而回忆起长安的冬至日情形。
全诗由诗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联想到朝廷,集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
八句皆对,律对严整,感情深挚,具有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一二句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直接叙写诗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
正因为自己是长为客,久滞旅途,所以时光一年年的流逝,才更让诗人心生悲愁,故下一句诗中有穷愁泥杀人之语。
这样直露地抒写,正如那冬至日的寒冷一样直扑人面,一下子便把读者摄入一种愁苦、阴冷的氛围之中。
三四句落笔来写诗人自己旅居之境况:江上形容吾独老是承上联穷愁来写,这样形容独老,正是穷愁所致,而天涯风俗自相亲却更让诗人增添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因为这份自相亲是与其客居生活有关。
而且在这联诗中,诗人以粗线条把其形容勾勒了出来,使上联写到的那种穷愁更加形象化。
五六句首先写诗人在这个风俗自亲的冬至日里,扶杖而行,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由眼下的凄清、落魄与昔日的热闹、得意形成对比,把今日的穷愁更加深切地表达了出来,而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属对工整,两幅画面的形象感也非常强烈。
而且这联由这忆,使诗意更进一层。
最后两句承上,因想到长安,更增愁恨。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此时诗人心中的穷愁变得更加不可排解,故而有心折碎句,因此,那种要结束这种漂荡生活而重归故里的心情更加强烈,可回家的路却寻不着,所以诗人不禁要悲叹:路迷何处见三秦。
之所以路迷,正是由于久客难归,这一句则又是扣住首句长为客来写的,表达出诗人对人生路途产生的迷惘和无所适从之感。
这首诗把杜甫晚年那种漂泊生活的苦与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而且在表达上,诗人注重诗的每一句都遥相呼应,所以读完这首诗时,读者仿佛真的感受到了寒冷与愁绪。
因为诗人年年长为客,故而路迷难归;因为他有无法摆脱的穷愁,所以他才会形容独老、肠断心折;正因为他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因此他才有心折路迷之慨,这首诗就是这样情浓意切,读来有浑然体之感。
以上就是冬至该如何赏析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7134.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