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闻讣调兵非浪战,称王据地岂从权?暴君失位仇先毙,圣主临轩诏入川。
关于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的这些相关资料:
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
《禅真逸史》的情节十分曲折,是一个以南北朝南梁、东魏对峙为背景,书叙林澹然师徒两代人行侠仗义的故事。
东魏镇南将军林时茂出于义愤,斥责了践踏民田的相国公子高澄。
为避祸削发出家,改号澹然,逃奔南梁,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的故事。
诗曰:
宦游西蜀已多年,深感齐君德二天。
闻讣调兵非浪战,称王据地岂从权?
暴君失位仇先毙,圣主临轩诏入川。
虎斗龙争神变化,各施幻术实高贤。
话说杜伏威一行人马,自回楚州,即于帅府前竖起一面黄旗,上书尽忠二字,自立为天定王。
封查讷为总管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王(马来)为护国军师副元帅,尉迟仲贤为镇国大将军,其余官员,各加官职。
薛举回镇打探得杜伏威消息,亦竖起黄旗一面,上书全忠二字,自立为西秦王。
封王骧为总镇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朱俭、皇甫实、曹汝丰俱为镇国大将军。
以下将士,皆升官爵。
张善相知道,亦竖起黄旗一面,上书精忠二字,自立为万寿王。
封常泰为总镇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王骐为护国军师副兀帅,缪一麟、黄松为定国大将军,以下文武将士,俱加官职。
三处俱盖王府宫殿,立宗庙社稷,招贤纳士,积草屯粮,聚集军马,整顿器械。
依旧尊奉开王承光元年年号,各杀牛宰马,郊天祀地,祭享宗庙。
后贤有诗为证:
快气凌霄汉,精忠贯日月。
先后如一心,始终尽臣节。
再说周高祖灭齐之后,聚集文武官员、计议取蜀。
大都督杨素奏道:臣闻西蜀杜伏威等,国富兵强,山川险阻,近知陛下灭齐,他即据地称王,其志不小。
非智勇足备之将,不足以当之。
迩者陈人窥我灭齐,心必妒忌,徐、充二州与彼境接壤,岂无垂涎之意?若陛下亲征,提兵远出,彼必乘虚而袭。
内难不靖,焉能外攻?臣愚不如先陈后蜀,以次蚕食,方可一统山河,内外无虑。
周高祖心下犹豫不决。
忽探马报:陈国差镇南将军吴明彻,督领大军十三万侵犯边界。
周高祖笑道:不出杨都督之所料也。
即授杨素为大元帅,总督军马,彭城王宇文轨为副元帅,一同迎敌。
杨素率精兵五万,出间道绝吴明彻粮草要路。
不及半月,吴明彻无粮,军士尽皆溃散。
宇文轨乘机攻进,吴明彻大败,身中流矢,被周兵所擒,部下军马器械辎重,尽没于周。
因此结怨,战争不息,两下牵制,周主不敢兴兵入蜀。
建德七年五月,周高祖疾笃驾崩,群臣奉太子-即位,是为宣帝,建号宣政。
未及一年,传位于太子阐,称为静帝,改元大象。
静帝宠 用一员大臣,职居首相,权倾内外。
此人姓杨名坚,小字那罗延,弘农华陰县人也,汉朝太尉杨震之后。
其父名忠,出仕东魏,后东魏禅位于周世宗,杨忠又事周为司马,屡建功绩,封为隋国公。
忠死,杨坚袭父之爵,执掌朝纲,位居冢宰,总督内外军马。
革周朝苛政,更为宽大,选拔人材,躬履节俭,天下大悦。
未及一年,进爵为王。
是时乃周大象三年春二月也,周静帝下诏,逊位于隋,自居别宫。
杨坚遂即皇帝位,建号开皇元年。
文臣有高-、苏威、李林、李谔辅佐,武将有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统兵,天下疆日,隋国已得其七。
此时陈后主叔宝,年幼无德,溺于酒色,光昭殿前起造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各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
门窗栏杆妆饰,皆是沉檀异木。
外施珠帘,内有宝床 宝帐,玩器宝贝,堆积如山,每微风渐至,香闻数里。
其上积石为山,引水为汕,杂植奇花异卉,昼夜饮酒作乐。
嫔妃彩女皆为女学士,与词人才子共赋诗,互相赠答,选其新艳者,编为乐府新声,择宫女千余,习 而歌之。
其曲有《玉树后廷花》、《临春乐》等,君臣酣歌畅饮,自夜达旦。
谏官皆遭杀戮,奸佞滥叨爵位,天下大乱,盗贼蜂起。
隋帝遣贺若弼自北道,韩擒虎自南道,水陆并进伐陈,军威大振,沿江 守将望风而遁。
陈国骠骑将军任忠迎降,引韩擒虎直入朱雀门,来擒陈主,宫中大乱,君臣各不相顾。
陈主慌迫,自投御国井中。
军人窥见,将绳索引之而上,执送长安。
自是陈亡,隋家混一区宇。
隋文帝与文武群臣议道:朕今日成一统,四夷宾服,只有陇西一带地面,被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人所据,朕欲发兵讨之,众卿以为何如?贺若弼道:杜伏威等小寇,疥癣之疾耳。
臣请得精兵一万,数月间必斩三贼之首,献于陛下。
只见一大臣紫袍金带,象简乌纱,出班谏阻。
文帝视之,乃谏议大夫阮绘也。
原来阮绘自同尹氏回家,一载后,奉母命往长安访亲,与司徒高-是两姨兄弟,高-荐之于隋公,授汉陽县令,历有政绩。
后陷公即位,钦取为谏议大夫,直言敢谏,不畏权幸,文帝重之。
当下见帝有征蜀之议。
出班道:贺将军虽然英勇,不知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将,非等闲小寇可比。
杜伏威深通天文,兼精法术,施仁好义,甚得民心。
薛举勇力超群,万夫莫当。
张善相抱负奇伟,精通韬略。
况路程险阻,粮食不继,彼若深沟高垒,自守不战,则进难与交 锋,退又恐其掩袭,徒费钱粮,空劳兵力,无济于事。
依臣愚见,只宜遣一介使臣,赐以优诏厚币,诱其归服,此为上策。
如彼倔强不从,然后加兵。
此乃先礼而后兵,攻无不取也。
隋文帝道:卿言甚善。
随写三道诏书,各赐黄金千两,彩段千正,差侍中御史李谔,即日起程。
李谔陛辞文帝,赍诏取路,来到信州地界,却是西秦王薛举所辖。
李谔先差部下种将进城通报。
薛举差官上城探望,回覆道:只有李御史一人,部下种将数员,仆从数十人而已。
薛举宣王骧、朱俭、皇甫实、曹汝丰上殿商议。
王骧道:臣闻李谔乃隋文帝第一个直臣,文武全村,此来决为说客,下说词诱主公降隋之意。
必带诏书礼物,主公不可收之。
诏书亦不可开读,且先问了来意,厚礼相待,安顿驿中。
差官星夜迎请林师爷、天定王、万寿王、查近仁会议定了,然后见机而动,庶无差失。
薛举依言,即差王骧、曹汝丰二将迎接李谔入城,留在馆驿安歇。
次日,薛举差官迎请李谔相见。
薛举降阶相迎,至殿上相见,宾主而坐。
薛举躬身道:久仰侍中大德,关山修阻,不克领教。
今幸光临,足慰渴想。
李谔道:区区一介儒生,何足挂齿!久慕大王英名盖世,德政远敷,素所畏服。
但大王怀不世之才,抱孙吴之略,战胜攻取,若能辅翼英主,以定天下,虽古良将,莫能过也。
何乃窃据一方,僭称年号?位非天子,爵非诸侯,虽然雄霸一时,终非久长之业。
今我主上仁明雄略,重贤礼士,天下归心四海宾服,山河一统,只大王等未曾归附耳。
吾闻识时务者,呼为俊杰。
以一隅而欲与全隋抗衡,如螳臂之捍泰山,多见其不敌也。
今主上闻大王等素称忠义,不忍加兵,特差李某送黄金干两,彩段干正,诏书一道,礼请归朝。
伏乞大王改邪归正,名垂千载。
莫以某言为迂,实有益于大王也。
薛举道:承天子洪恩,感侍中大德,本宜拜命趋朝,奈孤等兄弟三人,同盟一体,凡有事务,必待天定王、万寿王相会之后,方有定议。
诏书未敢开读,币礼未敢擅收,伏乞侍中海涵。
乃大设宴款待,送于宾馆安息。
过了十余日,林澹然、杜伏威、张善相、查讷陆续皆到信州,薛举迎入,一一相见,备言此事。
林澹然道:俺夜观乾象,隋帝亦非真主。
闻其为人,猜忌苛察,听信谗言。
子弟如仇,多疑好杀,惟以诈力取天下,诸子皆骄恣无德,非久远之基也。
圣人云:得之易,失之亦易。
只三十年,必为亡周之续矣。
但当今已成一统,岂容汝辈各据一方?若不归服,必起战争,生灵涂炭;率尔投顺,又非保全之计。
进退皆难,未可造次。
查讷道:某仰观天象,与师爷所论相同。
隋帝无德而居大统,加以子孙自相戕贼,亡可翘足而待也。
今赖文臣武士协忠相辅,得以夷陈灭齐,禅周主之六位。
被不加兵取蜀,而反以礼聘,是先礼后兵之术也。
拒绝之,必起倾国之兵而来,又恐寡不敌众;一旦以土地归之,又虑不能保其始终。
为今计,彼以礼来,吾且以礼答,厚待李谔,赠之金帛。
隋帝聘币,加倍还之,以为贡献。
暂奉其正朔,托言西蜀一带地面,蛮僚错杂,不时变乱,三主镇守数十年,民夷贴服,四境安宁,若一旦擅离,恐僚蛮依旧作乱,百姓遭殃,为害不小。
恳乞天恩,钦赐旧职镇守,以为西北保障,岁贡不废。
朝廷有事,必来赴援。
隋帝若知机,从吾等所请,且暂称臣,牧兵自守,待时而动。
如其不然,遣军发马远来,蜀地险峻,粮草不继,我等守险塞要,坚壁不战,待被师老粮尽,退军之时,然后出奇兵以挠其后,虽不能全胜,亦可使隋军丧胆。
又有一计,秋收之际,佯征军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卫,足以废其农时。
彼兵既聚,我即解甲;彼兵已退,我复进军。
虚虚实实,使其不得安逸。
我再陰蓄精锐,收录英杰,俟隙而举,则天于大事,未可知也。
林澹然道:近仁陈说大计,深合玄机。
天数已定,非人力所能斡旋,不如屈节降之,再图后举。
杜伏威、张善相俱备拱听。
商议已定。
有加。
钦哉!故诏。
开皇二年七月日诏。
众人谢恩毕,林澹然上前和李谔相见,次后一一行礼。
李谔坐了客席,林澹然坐了主位,杜伏威等次序列坐。
李谔见林澹然是一个老和尚,三王以师礼事之,心下疑惑。
又看杜伏威、薛举、张善相、查讷等,人材魁伟,相貌英雄,心下十分钦敬。
躬身问道:老禅师高姓尊号,寿龄几何?林澹然道:老僧姓林,法名太空,别号澹然。
今庚已是九十一岁矣。
李谔惊道:观吾师尊颜,不过半百,讵料寿近期颐,非全真内养,何能致此!林澹然道:老朽虽生,已无益于人世。
指着四人道:这是天定王杜,这是西秦王薛,这是万寿王张,这是护国军师查,皆出老僧门下,颇识兵机,亦通武艺。
适见天子诏书,足感皇上洪恩。
又闻西秦王达侍中钧言,铭刻肺腑,本当赴朝面圣,奈其中事有委曲,老僧只得禀明。
当初蒙齐后主大恩,封天定王等三将留守西蜀。
莅任以来,屡遭蛮僚叛乱,王等再三征讨,方得贴服,数十年幸而安息。
今若擅离此地,犹恐变乱复生,残民扰境,为祸匪轻。
乞侍中转达圣聪,三王愿称臣奉贡,遵天子正朔,岁岁献纳不废。
朝廷如有差调,无不竭忠用命。
恳求天恩,锡以王爵,愿为国家西蜀之保障。
若得允俞,皆出侍中之赐也。
李谔道:皇上久闻三位大王英名,故差李某聘请,并无他意。
今若称臣贡献,遵奉正朔,足见大王等高明远见,应天顺人,圣主良臣,共成喜起。
李某回朝,必当为三王转奏。
林澹然等同声称谢。
查讷歌罢,清音绕梁。
李谔大喜称谢。
查讷命内侍进酒,李谔立尽三觥。
少顷,薛举、张善相起身道:适查近仁奉歌劝酒,侍中不拒,愚弟兄不能歌,但舞剑以助一笑。
李谔辞道:焉敢劳二位大王,李某实不能饮矣。
薛举道:侍中休笑,试观一击,以侑三觞。
说罢,和张善相即于筵前卸下锦袍金冠,换却扎巾绣袄,手持双剑,拽步出席,到殿中对舞。
李谔看了,目炫神惊。
有诗为证:
双龙飞跃云霓泣,六尺潜惊鬼魅愁。
试看二王相对舞,直须斩却佞臣头。
张、薛二王舞罢,李谔喝彩道:二王剑法,天下无敌,四海不足定矣!薛举、张善相逊谢,内侍即忙进酒,李谔又饮三觞。
林澹然道:李侍中诚为酒海,杜郎可无侑酒之物乎?杜伏威道:有,惟恐侍中不可口耳。
林澹然道:他物不足为奇,惟鲜桃庶几下酒。
杜伏威走入殿中,步罡捻诀,口诵真言。
只见风过处,现出两个青衣童子,躬身道:吾师有何使令?杜伏威道:今有天使李大人在此饮酒,无以为敬,可取仙桃二枚,麻姑酒一壶献来。
童子唯唯,腾空而去。
少顷,一个童子捧桃,一个捧酒,从空而下。
杜伏威接了桃酒,送与李谔,发付二童子去了。
李谔惊异问道:童子何人,何为桃酒从空而得?杜伏威道:此乃仙桃,非凡果也,侍中食之,可以延年。
此酒亦是仙酒,侍中饮之,可以除病。
二童子仙童也,适从蓬莱至此,今已归彼处矣。
李谔谢道:下官有缘,得大王赐此仙品,感激不尽。
吃桃之味,香美异常;饮酒下咽,神气清彻,心中大喜。
内侍们又欲进酒,李谔再三推辞。
杜伏威分付撤席。
这时节已有五更,只见斜月挂山,玉绳低转。
李谔道:天将晓矣,二位大王可发付二灵去罢。
薛举、张善相又念真言,见两个神将乘云而下,一个三眼四臂,一个三头六臂,奇怪可畏,立于亭前道:吾师有何法旨?薛、张齐道:今夜李大人赏月,无以为乐,遣水族、山君召二神一戏。
伏虎者骑虎,降龙者乘龙,各逞神通,毋得怠慢!那两员神将应诺,一个乘龙者三眼四臂,一个跨虎者三头六臂,各使器械,共有十般:槍、刀、剑、戟、铲、杵、叉、钯、钢鞭、大斧,在花园内空中一来一往,大杀一场。
王见了也躬身,地煞遇时须拱手。
李谔看得眼花,惊得神竦,称羡不已。
那神将斗了一会,林澹然喝声:住手!只见这两员神将,乘龙骑虎,腾空而去,一阵狂风过处,都不见了。
李谔不住口喝彩。
林澹然道:二王戏术耳,不足为奇,老俗也取一物相赠。
命内使打扫净室,内置大纸二幅,文房四宝,闭上房门。
三王并众人俱拱立以观圣作。
只见林澹然手拿蝇拂,口中念念有词,喝声:疾!将蝇拂柄儿击门一下,听得房中搁笔之声 ,澹然令开门进看,原来画成两幅好画:一幅画群龙在云雾中,波涛汹涌,名为群龙出海图;一图画高岗之上,梧桐之下,凤凰一只,对日长鸣,名为丹凤朝陽图,上俱题僧繇写。
乃晋朝张僧繇,画龙不点睛之人,真仙笔也。
林澹然对李谔道:此幅丹凤图,若久雨不晴,不必诸般祈祷,只把这幅图挂起,即刻云收雨散,红日当空。
若挂一月,一月不雨,挂一年,一年不雨。
要雨时,必须收起此画,不然,再不能得雨也。
这幅群龙图,若久暗不雨,但把此画挂起,立时乌云蔽空,猛雨如注。
若要晴时,须收起此画。
查讷问道:师爷,此画实为奇宝。
倘两图齐挂,岂不又晴又雨乎?林澹然道:不然。
要雨处方挂群龙图,要暗处方挂丹凤图。
若两下齐挂,则晴处自晴,雨处自雨,不相妨碍,所以为妙。
若挂作一处,又不大晴,又不大雨,是为陰天。
其应如响,不可轻亵。
将丹凤图裱起进贡皇上,为镇国之宝。
将群龙图裱起,赠与侍中,为传家之宝,聊伸老僧芹意。
李谔大喜,顿首拜谢。
说话之间,不觉城市鸡鸣,已是天晓。
李谔身子困倦,就在花园书室里,凭凡而睡。
午后又整筵席相待。
一连住了数日,李谔拜辞告行。
林澹然等再三款留不住,只得置酒饯行。
杜伏威、薛举、张善相共修三道表章,称臣贡献,各进金银二车,明珠十颗,白玉屏风四架,珠帘二挂,蜀锦千端,壁玉圭一方,仙画一幅。
李谔又各各厚赠宝物仙画。
林澹然等直送至南陀驿分别。
李谔带了仆从,一路无话,直到京都,朝见隋文帝,舞蹈毕。
文帝道:劳卿远使西蜀,事体若何?李谔奏道:托陛下洪福,入蜀不费辞说,西秦王薛举、天定王杜伏威、万寿王张善相接了圣谕,情愿称臣奉朔,岁岁贡献不废。
但言西蜀蛮僚错杂,朝更夕变,性若犬羊,不服王化。
一自三王出镇,蛮僚尽皆畏服;若一旦擅离,惟恐生变,百姓遭囗。
恳乞天恩,赐以王爵,复镇西蜀,誓不更变。
朝廷有事,出军相助。
陛下不如将机就机,待以优礼,赐以王位,恩结其心,亦足为西北一带地方之保障。
还有一个老僧,年逾九十,德行清高,姓林,法名太空。
一个军师查讷,字近仁,上知天文,深通韬略。
二人皆精陰符变幻之术,他言上观天象,陛下乃真命之主,所以输诚纳款,有表文进献。
外贡金银、珠王、仙画等件。
将丹凤图陈说一遍。
文帝看了大悦,分付内帑宦官,将宝贝金珠收贮,仙画镇库。
李谔又将夜间酌酒歌舞、桃酒、龙虎变幻之法,逐一陈奏。
文帝即敕礼部铸造天定王、西秦王、万寿王金印三颗,造金冠三顶,玉带三条,蟒龙锦袍三袭,珠履三双,宝剑三口,外又敕封林太空为通天护国普静正教禅师,赐一品服,差行人官鲁丑为使,赍奉旨意御赐等物,往西蜀钦赐三王。
有诗为证:
昔日三齐伪,今朝三侠真。
不须亲纳陛,声誉振神京。
话说林澹然送李谔起程后,即要归山,薛举苦死留住,先送杜伏威、张善相、查讷回镇。
拨宦官十人伏侍林澹然,在后宫花园内,晨昏问候,殷勤孝敬,曲尽定省之道。
过了数月,忽报朝廷差官来到。
薛举迎接入城,开读圣旨。
鲁丑捧过西秦王金印和冠带、锦袍、珠履、宝剑,薛举谢恩已毕,请出林澹然,拜受皇封御服,厚待天使。
鲁丑作别起行,到杜伏威、张善相两处去了。
三处俱差官上表谢恩。
林澹然在西秦王宫中将及一载,一日要回峨嵋山。
薛举只得送别,差内官将士数十余人,直护送至青州张善相处。
善相迎接入城,重赏人众,发付回镇。
林澹然在张善相宫内又住了数日,要回山上。
张善相命摆銮舆自簿奉送,林澹然止住不用,只取山轿一乘,宦官人役,送至峨嵋山而返。
樵云、印月接入庵内,稽首问候起居。
林澹然坐下,只见小赛摆耳前来,摇头跳跃。
林澹然问樵云:老蜜为何不见?樵云道:大爷去后不及一月,老蜜往山后涧中吃水,失脚跌下崖去,登时跌死。
已埋在山凹之内。
林澹然又问:老钟一向好么?樵云道:老钟向来愈加赢瘦,近有十余日不食,每向太爷禅座前蹲踞瞻望,悲号长吼,似有望太爷不来之意。
昨日午时,死于洞内。
适才和师兄正欲葬之,不期太爷回来。
林澹然听罢,两目垂泪,长叹道:老钟虽堕畜道,俺一言点化,即能解悟,此去必归正道。
可惜临死不曾与之一诀,可怜,可怜!老僧这等命薄,数年已来,张太公、苗知硕、沈性成、胡 性定相继西归,幸有老钟相伴,亦为两世之交 ,今又长逝,深可痛惜!叹罢,令印月、樵云抬虎放于庵前,四围堆积柴薪,林澹然端坐于虎尸之侧,先念一卷消罪解冤忏,又念一卷楞严上品经,后诵往生净土咒,亲自下火,口中念动偈语云:
奥皮囊,万道霞光归净土。
念罢,举火点着四围,火焰腾腾。
林澹然向西合掌念佛,顷刻间,虎已焚化,只有心不毁烂。
樵云将柴棒去拨,林澹然止住道:不可!待其自化,方现灵光。
说话未毕,只听囗爆之声 ,心花分为六瓣,五道青烟从中而起,直透半空,结为一处,盘旋半晌,往西渐渐而散。
再看时,心已成灰。
林澹然大喜,高诵南无释伽佛、南无无量寿佛。
印月问道:老钟之心久炼方开,中有青烟冲空旋绕,此是何意?林澹然道:此乃老钟返本还元处。
心开六瓣者,六根俱净。
烟分五道者,五蕴皆空。
印月、樵云一齐合掌,同声念佛。
次日将虎骨葬于石洞之前,叠土成坟,叠石为基,至今虎润遗迹尚存。
有诗为证:
生前何事恋烟花?变畜须知一念差。
幸悟良言持释戒,灵归西境乐无涯。
话分两头。
再说隋文帝得杜伏威等归服,一统天下,风调雨顺,四海清宁,仓库充盈,万民乐业,国家全盛,太平无事。
文帝有东宫太子名勇,为人柔懦,朴实无智。
次子名广,小字阿摩,为人资辨敏捷,贪虐荒滢。
初封晋王,贪心不足,欲夺其兄之位,与总管宇文述商议谋害之策。
宇文述道:殿下欲谋东宫,何难之有?必须得这个人辅佐,事必成也。
广问何人,宇文述荐:右仆射杨素大有权谋,殿下何不求之?晋王召杨素密谋此事。
杨素道:殿下欲谋兄位,只是承顺父心,曲尽孝道,自然此位可得。
自此宇文述、杨素每每见文帝,称羡晋王仁孝恭俭,谦己下士,有人君之度;东宫懦弱无才,不足以承大统。
文帝果然听之。
开皇二十年春,文帝下诏废太子勇为藩王,立晋王广为皇太子。
晋王既立,未及数月,暗将太子勇毒死。
至仁寿四年正月,晋王弑父文帝于大宝殿,自登大位,号为炀帝,改元大业元年。
炀帝登基之后,纵恣为乐,日夜歌舞,不理朝政。
钦差舍人封德彝、宇文恺二人营造洛陽显仁宫,南接皂涧,北跨洛滨,起自大江 以南,五岭以北,采取奇材异石,纳于其中。
又求海内奇花瑶草,珍禽异兽,充入苑囿。
自长安至江 都,造离宫四十余所。
又遣黄门侍郎王弘,往江 南造龙舟数万艘,官吏督促严紧,役了日夜营造,死者相望于道。
开永济之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穿江 南河道,起自京口,直至余杭,八百余里。
置治口仓于巩城,周围二十里,内穿三千窖。
造兴洛仓于路陌北城,周围十里,内穿三百窖,每窖内皆藏米粟,以防急用。
五月间筑城西苑,周围二百里,内开大海,方圆十余里,造成方丈、蓬莱诸山,高百余尺。
台观宫殿,错落山上。
苑内亦种奇花异卉,四时游玩。
到秋冬树木凋落,剪杂彩为花,缀在枝条之上;颜色被风吹坏,复加更换。
池沼之中,亦剪彩为荷,昼夜笙歌不彻。
每遇秋夜月明,纵宫女数千,俱跨骏马,遨游西苑,作《清夜游》曲,马上歌舞。
国政废弛,无日不治宫殿苑圃,两京至江 都,苑囿亭殿,不知其数,久而益厌。
总管字文恺揣知上意,选天下山川胜景之日献上。
炀帝遍览图景,知汾州地势坦平,可以盖造宫殿,手诏工部官员,即于汾州地界造成宫殿,琼楼绮阁,极其光彩肠帝竟在汾州快乐。
此时朝廷重敛,有司官员更是贪酷不仁,百姓受苦,辗转流离。
胡 曾先生有诗叹曰: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隋炀帝调发天下精兵,征讨高丽,诏书到西蜀,杜伏威、薛举、张善相兄弟商议不定。
张善相车驾到草庵,参见林澹然,以求良策。
林澹然道:隋炀帝弑父之贼,加以荒滢无道,不理国政,上干天怒,下结民怨,眼见得丧亡无日,但不知鹿死谁手。
如今又动兵远出,是自取败亡。
尔等若助军马,徒送众军性命;如不遵调遣,又背前言,激逆贼之怒,高丽未征,旌旗先指西蜀矣。
不如各镇且助兵五千,粮米三千石,托言边郡四散镇守,一时难以毕集。
三镇共先进军一万五千,然后陆续进发,待彼征高丽败创之余,自守不暇,岂能问罪于他人?连月来俺占云气,见太原分野,王气极盛,帝星明朗,此地必有真人。
十余年后,天下大定,隋朝气数只此而已。
张善相辞了林澹然回青州,发檄文知会天定王、西秦王。
三处厚赠天使,各助军士五千,粮米三千石。
天使带领军马回朝,覆奏炀帝。
炀帝御驾亲征高丽,诏征天下军马,皆会聚于平壤,共一百十二万三千八百人,车驾渡辽。
高丽王见隋帝大兵聚集,不敢出战,分兵坚守,暗遣沙垒、邓 五斗、武洞、骆思德四将带领精兵,四山焚劫隋军粮草。
隋军乏粮,自相变乱,诸将皆无战心,各思退步。
高丽王大发军马追杀,隋军大败,众将只护得隋炀帝而逃,全军败没。
大业八年,京城地震五番。
六月朔日,有黑气千余丈,飞入太极殿中。
七月,有虹光现于玉堂原,城外高山,尽皆崩裂。
天下大乱,盗贼如林,各据一方,称王道帝,共有六十四处烟尘。
先说一人,姓窦名建德,贝州人氏,军官出身,聚集勇将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招兵买马,共得五万余人,打州劫县,据地称王。
又有一人姓李名密,字玄邃,辽东襄平人,辅佐杨玄感为王。
有大将翟让、李世囗、王伯当,起兵黎陽,占据荥陽郡,所向皆捷。
据兴洛仓,复驻扎巩城,声势大振。
朱仙起兵南陽,称为楚帝。
郭子和起兵榆林,号永乐王。
王须拔起兵恒定,号漫天王。
又有刘武周、林士弘、李子通、邵江 海、刘元进、江 华、徐圆朗、左才相、梁师都,各各占据城池,互相征伐。
遍处表章不绝到枢密院来。
炀帝闻报,惊慌无措,御笔亲写诏书,钦差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中郎将王威、虎牙中郎将高君雅二人为副留守,调遣关右十三郡军马征讨群贼。
却说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氏。
其祖李虎仕魏有功,封唐国公。
父李(日丙)袭封其爵,生渊于长安,胸生三侞,立性仁厚,袭封唐公。
取窦毅之女为夫人,生四子:长名建成,次世民,三玄霸,四元吉。
李世民年方四岁,有书生见而异之,叹道:此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厚待书生,既而辞去。
李渊惧其语泄,使人分头追杀,竟无踪迹,因以为神。
故采其语,名世民。
有诗为证:
龙姿凤表自天成,首出能教海岳清。
济世安民真帝主,行看四野息烟尘。
再说李渊奉旨率领高君雅、王威二将,长子建成、次子世民,起马步兵五万,征讨众贼。
虽然屡战屡胜,争奈盗贼甚多,朝降暮反,只有山西、河南附近地方,略为平静。
忽报边城军士结连胡 虏作叛,势甚猖獗,官军屡败,求兵救拔。
吏部侍郎裴矩力劝炀帝亲征,炀帝敕虞世基为总兵都督大元帅,带领马步军兵三万为前队,炀帝自统精兵七万、战将百员,御驾亲征。
大军将到雁门,虏王突厥撤围而走,诱隋炀帝军马入关,亲督铁骑四十万,攻打雁门劫驾。
金鼓之声 ,振动天地。
正是: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入平林被犬欺。
不知炀帝如何退敌,再听下回分解——
以上就是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465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