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苏轼和董传留别诗的全文 苏轼和董传留别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9 19:10 阅读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关于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翻译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赏析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

  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

  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

  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

  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

  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

  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以上就是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9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