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关于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的这些相关资料:
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
鉴赏
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以上就是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48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