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 石壕吏背景图片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7 14:01 阅读

  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关于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

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

  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

  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

  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

  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这年九月,长安收复。

  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以上就是流传千古的三吏和三别的创作由来是怎么样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8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