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清明时节该如何理解,潮拥渡头沙。
关于朝中措清明时节该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朝中措清明时节该如何理解的这些相关资料:
朝中措清明时节该如何理解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清明时节雨声哗。
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译文
清明时节,雨声响成一片。
江水上涨淹没了渡口的沙滩。
路旁,雪白的梨花冷冷地看着我走过,仿佛责怪我这个时候还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
只有到那莺啼燕舞的珠帘绣户,云裳雾鬓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
酒醒时只听得归鸦啼鸣。
归去时随手折了一枝杨柳,走到客舍门前,这才恍然醒悟:此处哪有自己的家门!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抒发飘泊沦落之悲情。
此词写情愁,选景独出心裁,写情愁言愁之精妙,表达之条理。
这使在词中平素并不显眼的词语,在词人笔下却显得幽默,有韵味。
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
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
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还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
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
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知而后翻写过来,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
冒雨出游,观潮、赏花,本想借以忘忧,谁知翻被梨花冷看,没奈何,只有换个去处。
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
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
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
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
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
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
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该词在表现上采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几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近主题,词的思路,情感的层次是很有条理的。
词人往往用后面的个别词语,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内容,只有把握全词,方可融会贯通。
比如说,我们只有读到酒醒二字,才可了解燕帘莺户,云窗雾阔二句的全部含意;只有读到归来二字,方知上文云云,皆是出门之后的活动;只有读到插向谁家,方知这归来之处,亦非其家,方知全词所写乃客中遣愁。
这些很不显眼的词语,一经词人的安排、组合,不仅成了前后照应、网络全篇的暗纽,而且还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后示前、愈进愈明的结构。
从而使那些寻常的题材,平易的语言,增添了婉转幽深的情韵。
以上就是朝中措清明时节该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690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