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在战场上是怎么出奇制胜的,次年,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玄宗推荐他。
关于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在战场上是怎么出奇制胜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在战场上是怎么出奇制胜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在战场上是怎么出奇制胜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您走进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的故事。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卢(治今辽宁朝阳)、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十五万,南下反唐。
次年,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玄宗推荐他。
玄宗下诏命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
李光弼受命后,第一个目标是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该郡地处叛军南北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光弼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当地团练兵将自己的将领史思义绑来投降,李光弼善待史思义,亲自为其松绑,使他真心归顺,供出叛军动向。
次日,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李光弼接受史思义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属下兵马为四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
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
其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
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太原之战嘉山之战后,李光弼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以绝其根基。
但适逢潼关失守,长安沦陷,玄宗逃奔蜀地,人心惊骇。
此事遂被搁置。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的唐肃宗遣使追命郭子仪和李光弼赶赴灵武。
八月,二人抵达,受到肃宗召见。
肃宗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仍任节度使之职。
并特加其为北都太原留守。
此后,李光弼奉命由灵武率军五千赴太原,继续征讨叛军。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
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满万人的弱卒,听闻史思明即将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筑墙抗敌。
李光弼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
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
他让战士从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击敌军;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大量叛军;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
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退兵范阳,留驻的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
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叛军发动进攻,斩首七万余级,缴获大批军械。
太原之战取得完全胜利。
他又进收清夷、横野等军,击破攻击好畤、大横关一带的叛军分支。
战后,李光弼转拜检校司徒。
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
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胜利消息传到灵武,肃宗下诏奖赏李光弼,加他为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国公。
以上就是唐朝中期名将李光弼在战场上是怎么出奇制胜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209.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