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22 16:56 阅读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6。

  关于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的这些相关资料: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

  想知道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吗?全篇采用口语的形式,笔调诙谐幽默,表面上是在宣扬颓废无为的消极思想,实际上是词人在表达心中的苦闷,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作品原文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6。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白话译文

  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

  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

  只有中间那,一段年轻,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

  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贵百万,试问谁能躲过老冉冉将至。

  创作背景

  范仲淹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欧阳修也于本年内召任知制诰,积极支持政治改革。

  两人志同道合,交谊颇厚。

  但他们的改革举措,因受旧派阻挠和反对终归失败,词人于庆历五年被贬。

  本篇当是此次被贬前在京中欧阳修席上分题写成。

  文学赏析

  范仲淹现存词虽然只有五首,但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沉雄之《渔家傲》,也有委婉绮丽之《御街行》,而这首《剔银灯》则语同口出,充满俳谐气息。

  据《中吴纪闻》卷五记载: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作《剔银灯》,皆寓劝世之意:而范仲淹与欧阳修相识相交并共助新政,时在庆历三年(1043)至五年(1045)间。

  后新政落败,范仲淹贬离京城。

  按此词意趣,似不可能作于庆历新政励精图治之间,或许是作于庆历五年范仲淹贬官外任之时,带有明显的牢骚意味。

  所谓劝世即是及时行乐之意。

  词借咏叹历史故事表现了人生苦短、功名难恃的人生观。

  上阕咏史,因夜读《蜀志》而慨叹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

  而实际上心力费尽,也都未能称霸全局。

  仍是三分天地各自为王。

  则无不为与无为,何尝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反不如当年的刘伶,游离于纷争之外,一醉泯恩仇来得逍遥痛快。

  这里实际上隐喻了庆历新政期间,权豪们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大肆谤毁新政,用尽机关,徒劳心力云云,皆是由此而发。

  语虽涉调侃,而意未尝不沉痛。

  下阕由曹、孙、刘三人跳出,纵说人生与功名的哲学关系。

  范仲淹把人生分成三个阶段:少年、中年、老年。

  少年痴骏,浑浑噩噩;老年尪悴,力不从心;只有中年,精力充沛,得意尽欢,但也只有匆匆数年,岂能为浮名牵绊,失去人生自由畅快之趣。

  纵使官至一品,禄有千金,也无法抗拒老之将至、终归于衰弱的自然规律。

  以上就是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好在哪里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12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