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 祭蔡端明文古文翻译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6 08:11 阅读

  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关于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的这些相关资料:

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

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宋代〕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译文

  在英宗治平四年七月某日,备具官爵履历的欧阳修,差遣尚书都省令史李到太清之下,以清酒和各种美味的菜肴作奠仪,致祭于亡友石曼卿的墓前,并作一篇文章吊祭说:

  唉曼卿!在世时是英雄,死后成为神灵。

  他同万物一道生死,最后又回归到无物的地方。

  他是暂时相聚的形体,不与万物一道灭亡。

  他卓越挺立,永垂不朽,给后世留下英名。

  这从古时的圣贤到现在,都是这样的,留著于史册,像日月星辰一样明亮。

  唉曼卿!我没有看见你已经很久了,还能仿佛记得你生前的容貌。

  你气宇轩昂,襟怀坦白,光明磊落,高大英俊,虽然埋藏在地下,想来不会腐朽化为泥土,而会变成金玉的精华。

  如果不是这样,此地为什么生长着高达千尺的松树,出产有九根茎的灵芝草。

  无奈荒烟野草,藤蔓缠绕,荆棘纵横;风雨凄凉,霜露下降;磷火飘动,飞萤明灭;只见牧童与老樵夫唱着山歌,上上下下;惊恐的飞禽与害怕的野兽,前后徘徊,发出悲切的鸣叫呼声。

  今天已经是这样,再过了千秋万岁,怎知道不是穴洞里面,深藏着狐狸貉子、鼯鼠和黄鼠狼?而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这样,单单看不到累累相连的旷野和荒城么!

  唉曼卿!古今盛衰的道理,我本来就知道是这样的,而思念从前的情景,悲凉凄惨,不觉得要面临着风而流泪,但对‘太上忘情’这句话,很有些惭愧。

  希望你来享用这祭礼!

  赏析

  本文是欧阳修在挚友石曼卿去世26年后为他所作的祭文。

  文章开始说明写作祭文的缘起,接下来先是颂扬石曼卿的不同流俗,生而为英,死而为灵,死后形体虽化,而名声却如同古代的圣贤一样彰显后世。

  复又极力形容荒野坟茔的凄凉景象,千秋万岁之后,或将为狐貉鼯鼪诸类藏身之穴,感叹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最后明言作者虽明白人之生死是自然之理,然而追念往昔,仍凄然泪下,不能忘情。

  篇末以尚飨二字作结,哀戚怆恻之情,溢于言表。

  整篇祭文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有回想,有感喟,有痛悼,感情低沉回转,作者对亡友的一片挚情笃意,不能不令人动容。

  首段是例行公事。

  凡是祭文,都需在首段点明时间与人物关系。

  第二段始进入祭文正文,劈空就是一句呜呼曼卿,行文突兀,而情感真切。

  仿佛要将亡友从地下唤醒,对他细细倾诉。

  所要倾诉的又是什么呢?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八个字正是这一段的眼目。

  这八个字又仿佛是劝慰亡友的魂灵可以放心安息。

  所谓身去德音存,人固有一死,美好的名声却必将流芳百世。

  第三段又以呜呼曼卿领起,正是欲将一腔心事都说与亡友来听。

  这一段,以奈何为界是两层意思。

  奈何之前的几句是接着上一段说,仍是说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奈何以下,笔锋陡转,荒烟野蔓数句将一幅荒冢凄凉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由人不起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之悲。

  两层意思之间,一客一主,前一层只是引起,只是为了反衬,后一层才是重点,也是全篇的核心。

  第四段仍以呜呼曼卿领起,正是欲将心中蕴含的感情都与亡友说尽了。

  而一段之精神乃在不能忘情。

  固知其如此的固字好,与下文的而字构成转折。

  名可不朽的道理,我不是不知;万古长空,空悲无益的道理,我不是不知。

  可是,追念往昔,我又怎么能忘却那些歌哭笑悲的记忆!理智,终究抑制不住情感。

  从理智上明白和接受一些大道理,并不是很难的事;可心灵的感受终究是点点滴滴,往昔的感伤无声无息地渗透。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文章不长,但情感富于转折。

  正文一段与二段之间是转折,末段自身又含一层转折。

  一段的不朽之名,终究敌不过二段的万古之空;末段的理智超脱,终究敌不过情感的悄然渗透。

  转折之后,方见分量,方见沉重,而终不外悲与情二字。

  欧阳修曾云:人生自是有情痴,信然。

  全文以情驭笔,一气呵成,不假修饰,却又得结构之妙。

  文中以轩昂磊落、突兀峥嵘八个字推许曼卿,实可移来评此篇。

  正文第一段写名之不朽,是何等斩钉截铁!全然是劈空说起,有游龙出海之势。

  第二段写万古之空,却又将第一段全盘抹倒,非力挽山河的笔力,绝不能做到。

  前二段是放得开,末段却是收得紧,如一道闸门,将两条游龙紧紧关锁。

  正可见当时文坛巨匠的文字工夫。

  创作背景

  石曼卿(994—1041),名延年,北宋河南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他非常关心边事,对契丹和西夏之患曾提出谏言。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称其为人以气自豪。

  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欧阳修很了解、敬佩石曼卿,因此在他卒后26年,又有此祭墓之作。

  以上就是祭石曼卿文该怎样鉴赏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97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