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谷之战的时候,有趣的是,在《三国志·赵云传》中,说之后曹真向蜀军发起进攻,因为赵云这一路只是疑兵,“兵弱敌强”,所以蜀军被击败。
关于箕谷之战的时候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箕谷之战的时候的这些相关资料:
箕谷之战的时候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出师北伐。
考虑到蜀汉实力远不如曹魏,诸葛亮将这次北伐的主攻方向定在了远离曹魏统治核心的陇右地区,以避实就虚。
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诸葛亮还假意宣称蜀军要出斜谷攻打郿县,并让赵云、邓芝率蜀军一部进驻箕谷,虚张声势,伪装成蜀军主力。
曹魏果然中计,大将军曹真亲自率关西魏军赶到郿县阻击蜀军。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有趣的是,在《三国志·赵云传》中,说之后曹真向蜀军发起进攻,因为赵云这一路只是疑兵,兵弱敌强,所以蜀军被击败。
好在赵云敛众固守,损失不大。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而《汉晋春秋》中则提到诸葛亮检讨第一次北伐失败原因时,其中有一句说在祁山、箕谷都是蜀军兵力占优。
但是两个方向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光兵多没有什么用。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这两处记述中,兵弱敌强和皆多於贼似乎有些矛盾,那么到底谁说得更准确呢。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二。
首先来说,兵弱敌强和皆多於贼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未必矛盾。
兵弱敌强从字面意思来看,除了兵力多少之差外,也可以理解成战斗力的差距。
蜀汉和曹魏国力差距巨大,蜀汉灭亡时举国上下总兵力不过十万两千人,其中机动部队更是只有四五万人。
诸葛亮北伐时,即使考虑此时蜀汉的国力比灭亡前夕强一些,理论上能动用的兵力应该也不会多太多,最多只有五六万人,无法和曹魏能动用的兵力相比。
而赵云带的这一路蜀军是疑兵,兵力不会太多,确实不大可能超过关西地区魏军主力。
不过刘备死后,曹魏上下都认为蜀汉国力有限,因此面对蜀汉的关西地区有些疏于防范。
虽然诸葛亮进驻汉中以后,曹魏加强了关西地区的防御,但是毕竟诸葛亮是发起进攻的一方,如果战前临时动员民兵参战,那么蜀汉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增加不少兵力。
这样赵云这一路兵力多于曹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是既然赵云只是作为疑兵,那么部队很可能以老弱为主,战斗力低下,兵弱敌强和皆多於贼就都成立了。
其次,祁山、箕谷,皆多於贼也可能只是初期双方兵力对比,并非曹真进攻时和赵云的兵力比较。
虽说诸葛亮北伐时可以临时动员民兵参战,但是蜀汉的国力和曹魏相比,差距很大。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叡得知诸葛亮出祁山以后,调往关西的魏军就有五万之多。
而关西地区胡人众多,在得知诸葛亮进驻汉中以后,曹叡又增加了这一地区魏军的兵力,所以在关西的魏军也有好几万人。
这样加起来,等到魏军和蜀军实际接战时,魏军总兵力也应该在十万以上。
而蜀汉国力有限,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要求各郡征发物资和人员,各郡大多无法按时完成。
巴西太守吕乂征调五千人前去,已经属于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从而得到诸葛亮的赏识。
这样算起来,即使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动员了民兵,那么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不如魏军。
所以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这一句应该指的是刚刚北伐开始时,蜀军和魏军的兵力对比。
作为防御一方,曹真显然不可能未卜先知,提早把军队集结起来,起码也要等得到蜀军北伐的消息,才开始调动关西魏军向郿县集中,初期赵云兵力多于曹真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赵云这一路毕竟只是疑兵,等到曹真完成集结,那么兵力应该已经反超。
当然,以上两种可能也只是推测而已,也许以后会有新的史料发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三国志》和《汉晋春秋》上的记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以上就是箕谷之战的时候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6209.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