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是什么出身,崔浩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
关于崔浩是什么出身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崔浩是什么出身的这些相关资料:
崔浩是什么出身
崔浩对北魏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一,家世显赫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父崔宏是北魏高官,深受道武、明元二帝信任,母出身名门,是范阳卢氏女。
崔浩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
二,出仕为官
崔浩二十岁担任直郎,后担任著作郎。
道武帝因为崔浩善长书法,留他在身边侍候。
道武帝晚年为人残暴,经常因为小错惩罚近臣,所以近臣们都十分害怕,隐匿逃避。
但是崔浩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道武帝得知后很高兴,经常赏赐崔浩。
明元帝即位,封崔浩为博士祭酒,武城子。
崔浩经常给明元帝讲授经书,明元帝对崔浩特别优厚。
明元帝喜好阴阳阴阳术数,崔浩给他讲授《易经》、《洪范》、五行。
明元帝认为他讲得非常好,因此命他占卜吉凶。
崔浩依据天道,结合经验,所以占卜经常灵验。
明元帝对他更加信任,命他参与军国重事。
三,主张借道
泰常元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水师由淮泗北上。
刘裕想要沿黄河西进关中,所以向北魏借道。
北魏众臣认为函谷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裕西进,必然无功。
若我军在后方偷袭刘裕,必能成功。
假若刘裕名为伐秦,实则图魏,那我们就是引狼入室了,所以不能借道。
明元帝认为有理,决定采纳。
崔浩反驳道:这不是上策,现在后秦内乱,刘裕趁机伐秦,意志坚决,不会伐魏。
若我们阻挡刘裕西进之路,那他必然北上伐魏,那就是我们替后秦遭受祸患了。
不如同意借道,让刘裕西进伐秦,我们再派兵断刘裕的后路,然后坐山观虎斗。
如果刘裕获胜,必然感激我们借道。
虽然他得了关中,但距离江南遥远,不能长久占有,最后会落入我大魏手中。
如果后秦获胜,我们也有救助之名。
作壁上观,让刘裕与后秦两败俱伤,这才是上策。
众臣仍然认为刘裕名为伐秦,实则图魏,应拒绝借道,派兵阻挡刘裕。
明元帝听从,派兵阻挡刘裕,结果惨败。
因此明元帝非常后悔没有听崔浩的话。
四,智料刘裕
泰常二年(417年),东晋的齐郡太守王懿投降北魏。
王懿劝明元帝:刘裕在洛阳,趁机断绝他的后路,可以不战而胜。
明元帝认为有道理。
恰好崔浩在给明元帝讲授经书,明元帝问他:刘裕伐秦,已到潼关。
爱卿认为后续会怎么样?崔浩回答:后秦内乱,兄弟相残。
刘裕兵强将猛,一定会赢。
明元帝又问他:刘裕与慕容垂谁厉害?崔浩回答:刘裕。
明元帝问:为什么?崔浩说:慕容垂出身高贵,凭借父兄的威名,只要稍有才能,便能成功。
但刘裕出身寒微,无所凭借。
振臂一呼就消灭桓玄、慕容超、卢循,掌控东晋。
刘裕是当世曹操,伐秦就是为了提升威名,灭秦后必然篡晋。
后来刘裕果然篡晋建宋。
五,建议立储
明元帝经常患病,担心身后之事,派人秘密询问崔浩。
崔浩说:陛下春秋正盛,有上天保佑,必能康复,不要为此忧虑。
但为了国家安定,应该早立太子,挑选贤臣辅佐之。
让太子处理政务,陛下就可以安心养病。
百年之后,太子长成,陛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现在皇长子拓跋焘聪明睿智,立为太子,民心必定归附。
明元帝听从崔浩之言,立拓跋焘为太子,命崔浩等人辅佐。
拓跋焘处理政务,明元帝在幕后听政,十分高兴。
认为有了崔浩等人,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六,力阻伐宋
刘裕病死,明元帝想要趁机夺取洛阳。
崔浩劝阻:魏宋交好,趁机伐宋,师出无名。
不若派人吊唁,好言抚慰,显示我大魏的仁义。
现在刘裕刚死,宋人悲痛。
趁机伐宋,会激起宋人的斗志。
不如等待时机,等到刘宋内乱,再趁机伐宋。
明元帝执意伐宋,责备崔浩:刘裕因姚兴病死伐秦灭之,现在他死了我伐宋,有什么不行?崔浩回答:姚兴死后,二子相争,刘裕才出兵伐秦。
明元帝大怒,不肯听从。
明元帝命奚斤伐宋,商议攻城、略地哪个为先。
奚斤认为先攻城,崔浩主张先略地,最后议定先攻城。
结果奚斤伐宋,攻城不克,请求撤军。
明元帝大怒,亲自南征,命崔浩随军出征。
七,征讨赫连
太武帝即位,左右嫉妒崔浩,向太武帝进谗。
太武帝明白崔浩是受诬陷,但因为进谗的人太多,不得不将崔浩免职。
但有重大事项犹豫不决时,便召崔浩入宫商议。
始光三年(427年),太武帝商讨消灭赫连夏,群臣不同意。
但崔浩认为此时正好伐夏,太武帝于是下定决心伐夏。
魏军伐夏,屡战屡胜,攻克夏都统万。
八,北伐柔然
神二年(429年),太武帝想要北伐柔然,群臣都不同意。
太武帝于是召崔浩商议,崔浩力劝北征柔然。
张渊等质问崔浩:柔然之地不能耕种,得了也没用。
万一刘宋趁机北伐,怎么办?崔浩回答:柔然之地水草丰美,怎么能说没用。
柔然以为朝廷不能北征,必然没有防备。
只要攻打,必能获胜。
刘宋外强中干,不会北伐。
太武帝于是采纳崔浩之言,率军北伐,柔然果然没有防备。
魏军出其不意,大败柔然。
刘宋只是虚张声势,没有北进。
九,消灭北凉
神三年(430年),太武帝听说赫连夏与刘宋勾结,想要消灭赫连夏。
群臣反对,认为西征赫连夏,刘宋必然趁机伐魏。
崔浩对太武帝说:赫连夏与刘宋勾结,但双方互不信任,都希望对方先伐魏,自己则保存实力。
现在伐夏,一定成功。
太武帝听从,率军西征,灭了赫连夏,封崔浩为司徒。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想要消灭北凉,征询崔浩的意见。
崔浩说:沮渠牧犍为人懦弱,诸弟不服,趁机伐凉,必定成功。
奚斤等人反驳:北凉之地水源稀少,大军若讨伐,凉人坚壁清野,大军没有水源,无法取胜。
崔浩说:胡说八道,《汉书》说凉州牛羊众多,没有丰富的水草,怎么能养那么多的牛羊?
李顺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我们亲眼见过,你这么说?崔浩反驳:你们收了沮渠牧犍的贿赂,以为我没有亲眼见过,就能骗我吗?太武帝于是训斥奚斤、李顺等人,出兵灭了北凉。
十,修史被害
太武帝为了宣扬北魏的恩德,命崔浩修撰国史。
书中记录了很多北魏皇室的丑闻,崔浩秉笔直书,没有避讳。
修成之后,崔浩把内容刻在石上,让天下人都来观看。
许多大臣十分生气,弹劾崔浩。
太武帝大怒,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将崔浩灭族。
以上就是崔浩是什么出身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7721.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