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满洲八旗装备 满洲八旗制度详解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24 01:15 阅读

  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

  关于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的这些相关资料:

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

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

  众所周知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

  那么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为什么后来会陷入困境?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成员结构

  八旗制度建立在兵民合一的基础上,入关前没有兵饷规定。

  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

  当时,兴京(今辽宁新宾)内城居宗室勋戚,外城居宿卫亲兵万余。

  此外远近十余万户,散处辽河东西,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征调时所发行粮也很有限。

  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饷的主要形式是坐粮,包括钱、粮两部分,从征时发给部分行粮。

  八旗兵丁按其兵种可分为亲军、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步兵、炮甲、养育兵、匠役等,其兵饷的数量亦有所差别,且时有增损。

  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的生活,从顺治元年底至康熙四年清政府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见圈地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兵三次共分得旗地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

  八旗兵丁的份地为五晌(一晌约六亩),终清没有大的变化。

  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

  清初规定旗民不交产,几经反复,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才最后取消禁令。

  清统治全国以后,由于八旗制度的严重束缚,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

  八旗生计问题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问题。

  康熙、雍正时业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从而引起清统治集团的严重关注。

  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即罄尽无余,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

  雍正二年始设教养兵,后改称养育兵,给予钱米。

  光绪时养育兵共计27408人,清末达到29407人。

  乾隆时曾准许京城和各省驻防汉军八旗出旗为民,令其各得生计。

  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陷于贫困的境地。

  军事力量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

  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

  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

  入关前八旗满洲共309个佐领,又半分佐领18个;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

  八旗满、蒙、汉佐领共583个,又半分佐领28个。

  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八旗发展迅速。

  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669个,嘉庆时增加到681个。

  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

  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11个,康熙时又增加76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204个。

  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八旗满洲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35个,又半分佐领2个,编在八旗满洲下。

  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

  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

  雍正十二年定制为270个。

  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

  乾隆五十五年(1790)汉军佐领减少到266个。

  此后终清不改。

  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6680人,兵丁12万人。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八旗之下。

  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

  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以上就是满洲八旗的建制规模有多大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92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