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关于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宋代〕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
月光下小溪春水涨满、水波涌动,隐隐约约的看见天空中云气弥漫。
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溪中景致如此可爱,千万不能让马儿踏碎那水中的月亮。
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赏析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
上片写词人路上的见闻和醉态,下片言词人对美好景物的怜惜之情。
此词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表现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抒发了作者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境界空灵浩渺,读来回味无穷。
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
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
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
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
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
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
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
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
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
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
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
《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
济曰:‘此必是惜障泥。
’使人解去,便渡。
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
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
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
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过片二句,更进一步抒发十分迷恋、珍惜月色的心情,为解鞍少休补充了看来非常奇特,实际上更为充足的理由。
琼瑶,是美玉,这里比作皎洁的水上月色。
可惜,是可爱的意思。
这一溪风月确实是太迷人了!那月光洒满了静静的原野,洒满了清澈的溪流,水月交辉,真像缀满了无数晶莹无暇的珠玉。
如果策马前进,那些珍奇的珠玉书势必被马蹄踏碎,这怎么能行呢?词人在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
由于感情真挚,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
这一境界,是东坡独特的感受,前人似未曾有过。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末两句是说,我解下马鞍做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亮了。
词人终于用马鞍作枕,依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了。
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
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
妙在又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却留下了空白,让读者用自己丰满的联想去感受它。
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
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
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了苏轼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
从此以后,苏轼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
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
他住在黄州临皋亭。
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
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
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是其中之一。
以上就是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8555.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