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核心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9-10 00:25 阅读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

  关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的这些相关资料: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

  黄宗羲虽然是著名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身在明朝,却主张限制君权和设立丞相,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

  限制君权

  《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

  黄宗羲在开篇就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他说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也就是说,产生君主,是要君主负担起抑私利、兴公利的责任。

  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

  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其合法性。

  黄宗羲认为要限制君主的权力,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

  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从本质上来说: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因此,君主就不应该高高在上,处处独尊的地位。

  就应该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即为天下兴利除害。

  否则就该逊位让贤,而不应鳃鳃然唯恐后之有天下者不出于其子孙。

  至于为臣者,应该明确自己是君之师友,而不是其仆妾,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如果认为臣是为君而设的,只以君一身一姓起见,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自己的职责只在于给君主当好看家狗,而置斯民之水火于不顾,那么,这样的人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但同样是不值得肯定的。

  因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这就是黄宗羲的君臣观。

  它对传统的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纲常,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设立丞相

  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另一主张就是设立丞相。

  他认为:有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是因为:

  第一,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彼此是平等的。

  秦汉以后废而不讲。

  然丞相进,天子御座,在舆为下,还多少保持着主客的关系。

  现在罢除了宰相,就再没有人能与天子匹敌了。

  这样,天子就更加高高在上,更加奴视臣僚,更加专断独行,为所欲为。

  第二,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的规定,天子传子,但天子之子不皆贤;在这种情况下,幸赖宰相传贤而不传子,足相补救。

  可是在罢除宰相之后,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这样,势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第三,废除宰相后设立的内阁大学士,其职责只是备顾问以及根据皇帝的意旨批答章奏,内阁没有僚属,没有力事机构,其事权很轻,根本不能与昔日的宰相相提并论,内阁既无实权,而天子又不能或不愿处理政事,于是就依靠一群凶残的宫奴来进行统治,这就出现了明代为害至深且巨的宦官专权。

  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加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

  章奏由天子批答,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阁中又缴之御前而后下该衙门如故事往返,使大权自宫奴出也。

  此外,宰相设政事堂,下分若干房,分管天下庶务;凡事无不得达。

  设立宰相,是一种限制君权过分膨胀的有效措施。

  但它并不是责任内阁制。

  因为皇帝仍然大权在握,仍然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元首。

  以上就是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74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