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8-09 12:55 阅读

  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

  关于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的这些相关资料:

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

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汉末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

  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

  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才返乡,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

  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

  著有《氏姓论》。

  人物生平

  游学他乡

  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

  管宁成年后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

  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并且都敬重亲善名士陈寔。

  避乱辽东

  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

  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

  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

  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辽东终老一样。

  当时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想要谦逊的以礼授予管宁官职,让他辅佐帮助自己,但最后还是不敢对他说,他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屡辞辟命

  黄初四年(223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就专门用安车前往征召。

  当时公孙康已死,因其儿子年幼而由其弟公孙恭嗣位,但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而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才智出众。

  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亲自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

  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所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藏起来。

  西渡之时,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

  管宁在辽东,有三十多年,后来公孙渊果然袭夺公孙恭之位,最后蛇鼠两端、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攻灭。

  辽东人死亡上万,如正如管宁所想。

  管宁回到中原后,曹丕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明帝曹叡即位,于十二月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

  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

  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

  曹叡又下诏给青州刺史说:管宁坚守道德操守,潜隐海角,接连颁下诏书,违抗命令不来就职,逗留在他的居处,从事他认为高尚的事业。

  虽然有隐士高人的操守,而失却考父增益恭敬的义蕴,使朕虚心等待已有年余,这怎样说呢?他白白想要自安,朕一定要扩大他的志向,不想想古人也有幡然改变节操为民造福的人吗?日月流逝,时间将要过去,洁身自好,将干些什么呢?孔子说过:‘我不是这人的党徒又会是谁的呢!’朕命令青州的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按礼节遣送管宁来京都,供给他安车、随从、褥垫、路上厨司食物,上路之前先行奏闻。

  管宁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

  高节始终

  从黄初(220年—226年)年间到青龙(233年—237年)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

  曹叡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说:管宁有一个族人叫做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常常让他探听消息。

  管贡说:‘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能凭借手杖走路,不须扶持。

  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着粗丝棉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

  管宁幼时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样貌,常常特意加设酒觞,泪流满面。

  另外他的住宅离水池有七八十步远,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步行在园圃中。

  ’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潜逸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

  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管宁自从避难辽东及后来回到中原后,常坐在一个木榻上,持续了五十多年没有席地而坐,因为屈膝而坐,膝盖顶起被褥,小床上的被褥与膝盖接触的地方都磨穿了。

  景初元年(237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一职悬空半年。

  次年,曹叡问侍中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举荐管宁,但曹叡不用。

  正始二年(241年) ,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举荐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适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以上就是管宁:汉末三国时期隐士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8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