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不知 一作:不曾)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关于闺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闺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闺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闺怨
王昌龄 〔唐代〕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不知 一作:不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
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
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
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
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
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
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
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
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
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
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
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
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
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
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
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以上就是闺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243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