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楼西老柳创作背景是什么,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关于勤政楼西老柳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勤政楼西老柳创作背景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勤政楼西老柳创作背景是什么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唐代〕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译文
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
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
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
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
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
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
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
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
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
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
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
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楼。
此诗作于重修勤政楼的第三年。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至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已在百龄上下,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
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怆然动怀,因作此诗。
以上就是勤政楼西老柳创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1445.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