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后四位皇帝并非直系亲属,第二位皇帝曹叡的身世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俘虏了袁绍的的妻子刘氏,以及儿媳妇甄氏,并让曹丕娶甄氏为正妻,同年生下魏明帝曹叡。
关于曹魏的后四位皇帝并非直系亲属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曹魏的后四位皇帝并非直系亲属的这些相关资料:
曹魏的后四位皇帝并非直系亲属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由曹操之子曹丕建立,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是曹丕之子,但是有传说他是袁家血脉;第三位皇帝曹芳是曹叡养子,有记载他是曹彰的孙子;第四位皇帝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也是唯一一位被弑杀在皇位上的;最后一位末代皇帝曹奂却是曹操的孙子,也就是第三位、第四位皇帝的叔叔。
第二位皇帝曹叡的身世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俘虏了袁绍的的妻子刘氏,以及儿媳妇甄氏,并让曹丕娶甄氏为正妻,同年生下魏明帝曹叡。
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从魏王都城邺城赶至洛阳,继承魏王之位,但是并没有封正妻甄氏为王后,反而将郭女王封为夫人(仅次于王后)。
220年底,汉献帝禅让,曹丕称帝,封赏群臣,却唯独没有册封皇后与皇太子,郭女王又进位为贵嫔(仅次于皇后)。
221年六月,曹丕将甄氏赐死,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让她死后也无处伸冤。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
——《汉晋春秋》
222年,甄氏死后,曹丕终于将郭女王封为皇后。
从曹丕继承王位之后的种种举措可以看出,此时的甄氏已经彻底失宠,要不是因为刚继位不久,权力尚未完全掌控,他可能刚登基就会将郭女王封为皇后,而不是等待了一年多。
那么,曾经迫不及待将他人妻抢做自己妇的曹丕,为何会如此厌恶这个给他生了长子的甄氏呢?
原因想必是多方面的,比如年老色衰,但是自古以来,红颜易老,哪怕是不受宠,也不至于赐死,并给她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待遇吧?
何况,她生的曹叡还是自己的长子呢,曹丕就是因为年纪最大才获得朝廷大臣的支持,最终战胜了其他对手,成功登上魏王之位,他又如何能如此对待自己的长子?
令人疑虑的还不止甄氏之死,还有太子人选,曹丕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主要是因为他想废长立幼,准备将京兆王曹礼立为太子,只是还没等到曹礼成年,自己就驾崩了。
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三国志·文帝纪》
220年,曹丕继位的时候已经34岁,226年去世的时候年仅40岁,此时年纪最大的长子曹叡也不过20左右,其他的都未成年。
226年6月,曹丕病入膏肓,因为之前没有立继承人,再加上此时三国乱战,立国不久不适合废长立幼,曹丕在临终前才将曹叡立为皇太子。
要不是曹丕突然病死,这个皇位根本落不到曹叡之手!
元城哀王礼,黄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为国。
三年,改为京兆王。
六年,改封元城王。
——《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
曹丕为何如此对待甄氏、曹叡父子?有一种说法是曹叡极有可能并非曹丕之子,而是袁氏遗种。
《三国志》记载,魏明帝曹叡驾崩时候是36岁,此时公元239年,说明他出生的时候是公元204年(当时记载都为虚岁)。
三年春正月丁亥……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
癸丑,葬高平陵。
而魏武帝曹操平定邺城的时间是建安九年八月(204年8月),这说明什么?
说明曹丕从娶妻到生下曹叡最长不超过4个月时间,那么曹叡的生父到底是谁就不言而喻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曹丕为何在登基之后,迫不及待除掉甄氏,并以糠塞口地处理她。
当然,这个猜测毕竟是根据曹叡的出生年月来推断,并无实证,真假难辨。
魏国第三位皇帝曹芳
不知道是曹叡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曹叡之后,关于皇帝血脉的问题终于不再是问题,因为第三位皇帝并非曹叡的血脉,而是任城王曹彰的孙子。
曹叡年轻的时候也生过几个儿子,但是不知为何,全部夭折,后来更是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年纪轻轻就收养了两个养子,其中之一就是曹芳。
齐王讳芳,字兰卿。
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
——《三国志·三少帝纪》
曹芳到底是谁的儿子,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未提及,因为他自幼就被曹叡养在宫中,外人无法得知,只知道确定是曹操的血脉。
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极有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也就是前任任城王曹彰的孙子,曹操的曾孙。
青龙三年(235年),曹芳被封为齐王。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重,将曹芳立为皇太子,并遗令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正始十年(249年),掌控朝政的大将军曹爽,带着其他掌控京城军队的兄弟,一起随着曹芳去高平陵祭扫魏明帝之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京城,关上京城的大门,将皇帝与曹爽一行拦在了城外。
曹爽手握天子,本来可以号令天下军马勤王,却因为生得膝盖太软,直接向司马懿投降,交出了兵权,没过多久曹爽被夷灭三族,可谓是咎由自取。
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
爽兄弟犹豫未决,范重谓羲曰:当今日,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持质一人,尚欲望活,今卿与天子相随,令於天下,谁敢不应者?羲犹不能纳。
——《三国志·曹爽传》
曹爽之死,不足为惜,可惜的是身为皇帝的曹芳也因此被连累,朝政全部被司马懿一党所把持,曹氏的天子终究沦为傀儡。
第四位皇帝曹髦
曹芳、曹髦、曹奂,三位少帝,唯独曹髦最有血性,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被弑杀在位的皇帝。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联合公卿大臣,正式废除曹芳,他原本是打算立彭城王曹据为帝。
但是彭城王曹据乃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兄弟,曹叡的叔叔,曹芳的叔祖父,辈分差得太大,当时名义上具有册立继承人权力的郭太后(曹叡第三任皇后)极力反对。
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
"帝乃起去。
太后不悦。
……王出后,景王又使使者请玺绶。
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绝嗣乎?吾以为高贵乡公者,文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
——《魏略》
因为这样一来,皇帝还是她的叔叔了,置她这位太后于何地?这才立了曹丕后人高贵乡公曹髦为新帝。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也就是曹丕众多孙子中年纪最大的,也就是曹芳的堂兄弟。
甘露五年(260年),曹髦见到自己的权力威望日渐削弱,感到深深地不安,于是召集了一群心腹,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以待毙,今日我将妻子带你们去讨伐他。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
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汉晋春秋》
这时候,还有人劝说,毕竟司马昭权力太大,而曹髦却义无反顾地说:纵然死了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
6月2日,曹髦拔剑登辇,亲自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在宫门外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等人,司马伷等人见到是皇帝,一哄而散。
不久之后,贾逵之子贾充率兵而来,与曹髦迎面而战,曹髦亲自执剑厮杀,众人不敢与之搏杀。
这时候,贾充的属下成济就问他:事情紧急,该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为的正是今日。
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问的!
于是成济拔剑将曹髦弑杀于车下,当时年不满20。
贾充呼帐下督成济谓曰:"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倅兄弟二人乃帅帐下人出,顾曰:"当杀邪?执邪?"充曰:"杀之。
"兵交,帝曰:"放仗!"大将军士皆放仗。
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
——《魏末传》
一国皇帝当众被弑杀,贾充成为西晋开国功臣,他的女儿贾南风虽然相貌丑陋,却被司马炎选为太子妃,也算是福报。
而司马昭碍于群臣激怒,将直接出手的成济夷灭三族,也算是遭到了报应。
看电视的时候,那些皇帝被权臣步步紧逼,却总是诺诺无为,让人恨其不争,总觉得他们是皇帝,只要坚定信念,权臣总不能奈何他们。
曹髦之死,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权臣,在他们眼中,皇帝并非不可冒犯,真的不听话的话,大不了杀了再换一个。
曹髦虽死,精神可嘉,他不是不懂得隐忍,而是朝廷大权早已经被司马师蚕食殆尽,如果不拼死一搏,他也许可以苟且偷生,但是曹魏的天下就得拱手让人了!
末代皇帝曹奂
曹髦死后,常道乡公曹奂被立为新的皇帝,也是最彻底的傀儡皇帝。
曹奂本来是燕王曹宇的儿子,也就是曹操的孙子,还是曹芳与曹髦的叔叔。
因为曹奂毫无实权,本身出生相对比较低,也无法与司马昭抗衡。
既无野心,也无实力,安安稳稳当了几年傀儡皇帝之后,顺顺利利将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终结了曹魏政权。
曹奂禅让之后,司马炎倒也没有亏待他,如同曹丕对待汉献帝一般,将他封为陈留王,可以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待遇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也许是司马炎为了弥补司马昭弑杀曹髦这一恶行带来的恶劣影响吧。
当权臣要换皇帝的时候,其实血脉关系是次要的,他们考虑的更多是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性格懦弱,是否背景弱小,是否能比较容易被掌控,只有容易被掌控的皇帝从,才是权臣心中的好皇帝!
以上就是曹魏的后四位皇帝并非直系亲属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2006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