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科举制度有1200多年的历史,很多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期待通过科举这条道路开启自己的仕途。
关于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的这些相关资料: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
明清时期,乡试中试之人被称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度有1200多年的历史,很多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期待通过科举这条道路开启自己的仕途。
有一则非常讽刺的故事《范进中举》,就描写了他中举前与中举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改变,读书人成为举人以后,连当地的知县都要来恭贺他, 前后的差异也让范进喜极而疯。
知县简而言之就是管理一个县份的人,与现代的县长类似。
但古代知县的实权其实是更大一些的,县内大到决策,小到诉讼案件,都是他们的权利范围,如果地方偏远,那知县几乎可以一手遮天了。
那么有权势的知县,为何不敢得罪无官的举人?举人究竟有何特殊,他们都有什么特权,你看看便知道了。
对于状元、探花之类的称呼大家可能更加熟悉,而对于举人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举人概念远早于科举制度出现,在不同的时期这个词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解释。
举人的意思是推举、挑选,第一个意思就是举荐人才,也可以指被举荐的人。
这一含义主要用于汉朝,当时科举制度没有产生,所以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通过举荐而来的。
在隋朝末、唐宋时期,出现了进士科的考试科目,但是参加考试的资格是需要地方来推荐的,在当时举人也就是被举荐到京城考试的人。
如今常常提到的举人其实是指第三种含义,就是明清时期,在乡试中考中名次的举人,范进中举也就是指这样的含义了。
从表面意义上看,举人也就是在乡试中获取名次的人,后续还有多次考试也不一定能够通过,那么知县为何不敢得罪举人,甚至还有一点讨好对方的意思?其实非常好理解。
乡试作为科举考试的分界线,考生一旦中举以后就有了入朝的资格,他们的仕途一定比其他人更加顺畅,而其他没有中举的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通过会试的举人,那最差也是进士,一般的安排都是先外派再根据政绩来逐步提升,如果表现好一些被一些高官青睐推举,就能担任更高的官职。
知县本身官阶不高,举人是很有可能很快就和自己官阶相同,甚至还可能成为自己的上司。
知县会对举人另眼相待,就是害怕未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若举人不能通过会试,也只是晋升途径会曲折一点,可是这样的举人同样具有入朝为官的资格。
官场本身就复杂难测,每个人的官运也各不相同,万一这样的人以后还成为高官了,自然得恭敬对待,不要轻易产生过节。
这样一分析,知县的行为自然就不奇怪了。
知县不敢怠慢举人除了上述害怕举人未来成为高官的可能性外,还因为举人有特权。
因七品知县为最小的地方官,故有芝麻七品之说。
知县下还有一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知县的助手,这些人并不属于官员。
一个县想让知县一个人管理是不太妥当的,毕竟人数众多,那么这时候知县需要当地乡绅的帮助。
乡绅其实就是一群有文化有钱财的人组成的,大部分都是举人或者秀才。
但举人和秀才有巨大的身份差异,秀才相当于有文化的人,而举人则已经步入了士族阶层,不再属于平民范畴。
二者跨越了一个社会 阶层,虽然都有知识文化,但是权力地位是大不相同的。
平民可以嘲笑秀才,但是没有一个平民敢对举人不敬。
特别是在古代封建制度中,阶级划分明显,士族阶层有自己的特权。
例如举人家属的田地可以免除徭役,举人自己的田地还能免除赋税,这属于非常优越的条件了。
举人一般都能够成为当地的地主,有极高的社会身份,知县想和举人打好关系也不令人奇怪,不过就是想让自己的工作进行更顺利一点。
乡试就是科举考试的分界线,一旦考过成为举人就能够让自己和家庭跨越一个社会阶层。
明、清两代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虽然这能够让寒门学子有机会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但同样也让社会的阶级划分更加明显,形成一种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氛围。
科举制的好处和弊端都非常明显,回顾历史,寒窗苦读几十年,中举的人始终寥寥无几,但仍有很多人想着追名逐利,奔着科举考试改变自身的命运。
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未来的方向不同,只有脚踏实地,务实进取,方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上就是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8835.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