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处事稍有不当,或皇上脸色不好,即叩头请罪,惴惴然如猫前的老鼠。
关于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
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毫无疑问李世民肯定是起了主要的作用。
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他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接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带来房玄龄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房玄龄为官,从来不以功臣自居:
对皇上,他始终恭谨有加,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如履薄冰。
处事稍有不当,或皇上脸色不好,即叩头请罪,惴惴然如猫前的老鼠。
对同僚,他则十分宽厚,特别是听说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他就会高兴得如同是自己做的一样。
对人,他从不求全责备,更不以己之长去量别人之短。
正因为房玄龄作为百官之长能宽厚待人,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才有可能罗致了当时天下的精英。
这些精英们在房玄龄这位班长的带领下,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效忠李世民。
大臣王珪奉李世民之命,对当时朝中几位重臣作了一番评价。
那是在一次李世民钦赐的宴会上,李世民对王珪说:你是善于鉴别人的。
今天,你就为我评价评价房玄龄等大臣,也把你自己和他们作一个比较如何?
王珪就逐一评价道: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凡是知道了的事就没有不去干的,我不如房玄龄;能文能武,既可带兵打仗又可治理国家,我不如李靖;了解各地情况并能详细汇报,处事公平,我不如温彦博;担心自己的君主不如尧舜那么英明,以敢于向皇上说实话为己任,我不如魏征;而能辨别是非,敢于抨击坏人褒扬好人,那就是我的一点长处了。
李世民肯定了王珪的评价。
对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这样高的评价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可见房玄龄为贞观之治付出了多少心血。
李世民曾问过房玄龄,他是如何评价前朝皇帝杨坚的。
房玄龄回答说:杨坚勤于政事。
他每次上朝和大臣们讨论政事,常常是日头偏西了都还不休息。
而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给予座位让他们坐着论事。
他为人虽然还称不上仁厚,但也还算得上是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
李世民不同意房玄龄的评价,说:看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隋文帝大小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不相信他的大臣们。
天下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就算他有日理万机的本事,累垮了自己,也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妥帖的。
我和他就不同。
我是选择天下有本事的人,委任他们相应的职务,由他们拿出处理事务的方案,上报宰相审核,再由宰相报告给我就行了。
对那些做对了有功的,就奖赏;对那些做得不对有过错的,就给予相应的处罚。
如此,有谁还不尽心尽力地去办事呢?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天下,还怕天下不大治吗?
他又对房玄龄说:你是身居宰相之职来帮助我处理天下大事的。
从今以后,我下达的命令中有不对的,你一定要及时提出来,千万不可盲从于我啊!正是有了这样的君臣关系,才有了后人景仰的贞观之治。
房玄龄位高权重,但没有像后来的许多权臣那样头脑发烧,相反,他在宰相位子上呆得越久,就越谨小慎微。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准备让有功之臣世袭爵位,便加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目的就是想让房的子孙可以世袭刺史之职。
这对于那些为自己谋罢又不遗余力为子孙谋的人说来,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但房玄龄马上请辞。
他为此上表说:我已经身居相位,假若又封宋州刺史,这样就会使其他的大臣以为榜样而追名逐利惑乱朝政。
因此,请罢去我的宋州刺史之职。
唐太宗同意了房玄龄的请求,其他大臣见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得纷纷效仿辞去世袭爵位。
唐太宗感叹不已,赞道:这都是房玄龄的功劳啊!贞观十三年,加房玄龄太子少师,他马上上表请求辞去仆射(宰相)之职,李世民没有同意。
太子少师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准备对房玄龄行拜师礼。
房玄龄得到消息,慌忙躲到家里不敢接受。
人们对房玄龄这种谦让的品德,无不赞叹。
贞观十六年,房玄龄进拜司空,并仍总览朝政。
这时,他已经和唐太宗成了亲家。
他的姑娘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韩王,二儿子房遗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房玄龄和他的一家,可谓显贵至极。
然房玄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谦恭的品德丝毫不减。
他又一次上表请求辞去宰相之职。
李世民回答他说:汉初的留侯张良和光武帝爱将窦融,他们都请求辞去爵位,因为他们是害怕满遭损。
你向他们学习,精神可嘉。
但我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你已经很久了,国家一旦没有你这位良相,我就像失去了两只手一样。
你只要身体还好,精神不衰,就不要再谦让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贤相房玄龄,一个用人,一个用于人,然都卓尔不群,实在是值得后世的从政者们学习的。
以上就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498.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