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 天可汗小说女主有几个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7-06 02:21 阅读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关于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的这些相关资料: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他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隋末,天下大乱。

  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

  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

  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义宁二年(618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

  三月,隋炀帝被杀。

  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

  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

  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

  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举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年)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

  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

  次年(627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四年(630年)3月,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余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

  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

  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的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

  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易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

  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

  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

  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

  最后,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

  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于是,他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

  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数民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有将近万家。

  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意思为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敬若神明。

  李世民的宗室,几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为鲜卑人,皇后的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长孙皇后所生。

  由于这一缘故,加上李世民的伟大胸襟,唐初并不过分歧视少数民族。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平定西域,先后多次用兵。

  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

  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

  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赞普(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

  他看到中国的华丽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

  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

  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

  贞观十九年(645年)2月,唐太宗以高丽执政泉盖苏文弒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

  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

  在社会方面,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

  为了提供优良教育的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

  包括在高祖时建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太宗时建立的律学和书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二千名学生学习。

  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太宗又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

  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

  隋末,在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往长安途中都沉没于黄河,剩余的只有一万四千部,约九万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其中就藏书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北两学,经学纷纭,于是命孔颖达加以整理,颁为《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基本。

  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

  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

  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太宗还在著《帝范》一书,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其身后辅佐李治。

  李世民去世后,葬于昭陵。

  以上就是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74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