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然而魏征却是个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点小错误,他便会激烈地进行批评。
关于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的这些相关资料: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太宗手下大臣众多,但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的人不多,连秦王府的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都不太敢犯言直谏,每次唐太宗让手下大臣提意见,长孙无忌总是说,皇上太圣明了,我没有意见。
然而魏征却是个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点小错误,他便会激烈地进行批评。
当时有些大臣都觉得魏征实在太过分,但是太宗却用娬媚一词来形容魏征。
以至于后来有人告发魏征谋反,太宗却说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人,既然我用了他,就要相信他,于是他都没有调查谋反案是否属实,便将告密者斩杀。
这就是李世民的用人之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魏征的犯言直谏和唐太宗的大度,让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君臣之楷模,后世不少人视之为榜样,比如宋仁宗赵祯、明成祖朱棣等,甚至后来历朝历代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时代也有类似于像魏征、唐太宗这样的君臣。
然而,殊不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前脾气并不太好,比较暴躁,玄武门之变后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能够无数次容忍魏征多次无底线的指责,是什么改变了李世民,他为什么能够容忍魏征的多次以下犯上,魏征又为什么如此胆大包天?
直臣衬托明君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清明、为政宽容、对外开放的时代。
殊不知李世民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成就,跟玄武门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李世民果敢英武,杀兄逼父,并将李元吉、李建成的子嗣赶尽杀绝,这些行为跟当年隋炀帝弑兄逼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位残忍的主似乎跟后来贤明的唐太宗有些格格不入。
这是为何?
李世民登基以后,他非常担心杀兄逼父的行为会给自己留下千古骂名,怕人家骂他是昏君暴君。
所以他要变得豁达大度,善于用人和纳谏,立志成为一位明君,只有贤明之君的美名才能洗刷玄武门之变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谓父慈则子孝,君明则臣直,李世民想要成为一代贤君,自然离不开真臣。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来自秦王府的大部分旧臣对李世民还算比较恭敬。
很多小伙伴可能认为李世民一定非常赏识魏征的才华,所以非常喜欢他。
其实不然,实际上唐太宗并不喜欢魏征,甚至曾经对魏征起过杀心,后来还是长孙皇后以君明则臣直来劝诫唐太宗,魏征才化险为夷。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世民对魏征一直在忍,他为了名留青史才无限度的忍耐。
一次突厥进犯唐朝,李世勣将其击退,并想一举歼灭之,魏征劝诫太宗不要穷兵黩武,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突厥元气恢复以后,又迎兵南下进攻唐朝。
李世勣却说当初要是皇上听我的,哪有今天这事儿,太宗皇帝却说,当初我知道魏征的提议不可取,但是我不想为此堵塞言路。
可见唐朝也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当然这跟李世民立志成为一代明君也有关。
不过一位脾气暴躁的人能够忍耐十几年也不容易。
所以玄武门之变后,我们看到是一位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的唐太宗。
这也是长孙无忌等秦王府旧臣不敢犯言直谏的主要原因。
明君塑造谏臣
秦王府旧臣不敢违逆李世民,为什么魏征却如此大胆,这跟魏征六次改换门庭有关。
魏征最开始在隋朝官员元宝藏的手下担任书记官一职,此时魏征属于隋朝的官员,后来元宝藏想投靠瓦岗的李密,便让魏征给李密写一封奏疏,这封奏疏让李密大为赞赏,他觉得魏征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召见了魏征。
可惜的是,魏征给李密献上了问鼎天下的十条计策,李密都没有采纳,后来瓦岗军与宇文化及交战伤了元气,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密不听魏征的建议执意与王世充展开决战,最终导致瓦岗军战败。
瓦岗军瓦解后,魏征跟随李密降唐,但是他并没有得到李渊的器重,所以魏征想立功来引起李渊的重视,于是他主动请缨去黎阳劝降瓦岗旧将徐世勣。
魏征运气不佳,他在黎阳还没有来得及返回朝廷,河北的窦建德就打过来了,徐世绩带着几百名骑兵逃亡,李神通、魏征、同安公主等人被俘,魏征便被窦建德拜为起居舍人。
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后,魏征又归降了唐朝,成为太子李建成的谋士,这次他的运气又太背,站错了队。
魏征曾多次劝诫李建成先下手,但是李建成都没有采纳。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为李世民的人。
在我们印象中,魏征一定是一位刚正不阿、颇有骨气的人,殊不知他曾经竟然六易其主,这跟儒家倡导的忠义背道而驰。
不过话又说回来,魏征跟唐太宗还有些相似之处,他们都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声,魏征也害怕后人骂他背信弃义,心怀贰心。
这不难理解,后世的清朝也笼络了不少明朝的降臣,他们有些在清王朝的建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并成为开国功臣。
结果乾隆继位以后,却把他们列入《贰臣传》,将这些明朝降臣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魏征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前半生做不到尽忠死节,六易其主给他留下了不忠的污点,他也担心会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要做一位直臣,以此来洗刷贰臣的骂名。
能够成为贤明之君是唐太宗一生的夙愿,所谓君明则臣直,太宗皇帝离不开魏征。
然而魏征也离不开太宗,他要竭力把太宗皇帝塑造成一位明君,如此一来才能体现他的直。
所以他们君臣二人不谋而合,也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认为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怎么被说成了一场阴谋,其实评价历史人物不要去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是的他们的行为带来了什么的效果,有没有政绩。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说明李世民、魏征属于那类知耻的人,有些人做错了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便成为恬不知耻的代表人物。
古人云上行则下效,正是因为魏征君臣二人完美的配合才促使了贞观之治的产生,李世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政治非常清明的时代。
他们君臣二人的良性互动给政坛带来了一股正气,这就是贞观之治的魅力所在。
以上就是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6973.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