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
关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这些相关资料: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篇文章无情的揭露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给各位带来详细鉴赏。
内容索引
内容结构上,作者以蛇为线索,步步深入地展开文字。
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
虽然题为捕蛇者说,却不径从蒋氏叙起,而从永州之野产异蛇下笔。
笔锋奇异
写蛇,饰之以异,使人醒目动心,便于为下文决口导流。
写蛇之异,由外及内,从形到质。
写性之异,一为有剧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尽死、无御极言蛇毒之烈。
一为大利:可以去毒疗疮治病。
写性异,分出相对立的大毒大利两支,再以赋将这两支纽结起来。
因有大利,才会造成太医以王命聚之。
蛇能治病,为医家所重,为太医所重,更见其功效之大。
正因为被皇家的医官重视,才会以王命聚之。
王命聚之,不仅说明蛇有大用,也反映了蛇有剧毒,一般地求之不得,买之不能,非以最高权力的王命不可。
可是,虽令出于帝王,也不过岁赋其二,仍然不容易得到,这更显示了人们害怕毒蛇的程度。
正因为皇家既要蛇,又不易得到蛇,才迫使官府采取当其租入的办法。
租,是王室赖以活命之本;蛇,乃王室借以保命之物。
纳租,属于王事;征蛇,出于王命。
由于蛇和租在王家的利益上一致,这才出现了当其租入的措施,将两种本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结起来。
这一联结,也就为永州人冒死捕蛇埋上了伏线,为将蛇毒与赋毒比较立下了伏笔。
写作艺术
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由蛇写到捕蛇,由捕蛇者写到捕蛇者说,先事后理,因前果后,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作者以蛇毒为陪衬,通过反复对比揭示主题。
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善用衬托与对比以突出重点;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辅以议论点明中心,以抒情强化感染力。
写作梗概
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自然段,重点突出了永州之蛇的特点。
开头至无御之者,极力刻画出蛇的毒性异常,令人闻之色变。
接下来至杀三虫写出了蛇的功用异常。
而这也是造成永州捕蛇者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封建统治者征集异蛇,每年征收两次,可以抵消应缴纳的租税。
作者仅用争奔走三个字,就写出了永州百姓争先恐后、冒死捕蛇的情形。
百姓惧怕原因即繁重的赋役。
文章开篇即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
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衬托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
第二部分从有蒋氏者到又安敢毒邪,是写捕蛇者自述悲惨遭遇,笔法曲折。
是全文的重心。
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矣,但这是以他祖父、父亲的死于非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为代价的,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
既然这样,好心的作者准备帮他解决困境。
出人意料的是,蒋氏大戚,并汪然出涕,开始了沉痛的陈述。
蒋氏的这番话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恢复他的赋役将会使他遭遇更大的不幸;二是蒋氏祖孙三代在这个地方居住长达六十年,亲眼看到同村的人因为缴纳赋税,背井离乡乃至十室九空,而只有自己因为捕蛇才得以侥幸生存下来;三是凶暴的官吏到乡下催租逼税时飞扬跋扈,到处叫嚣,到处骚扰,弄得鸡犬不宁;四是说自己愿意一年当中冒两次生命危险去换取其余时间的安乐。
第三部分即文章结尾段,是议论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作者听完蒋氏的话后,深受震动。
引用孔子的话可谓恰到好处,由苛政猛于虎类推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乎这一结论,并且用蛇毒衬托赋毒。
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则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根本目的。
从中可看出作者的无奈:自己如今位卑权轻,无能为力,只有寄希望于那些视察民风的封建官员。
卒章显志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情感上的感染力,读来令人倍感愤懑。
蒋氏的这番话,继续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他以捕蛇独存和乡亲们非死则徙相对比;以他弛然而卧和乡亲们的惊恐相对比;以他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旦旦有是相对比,说明捕蛇之不幸,确实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文章从多角度进行对比,从各层面揭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死亡与生存的对比: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
乡邻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诸多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题。
以上就是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讽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6775.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