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 石涛淮扬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6-30 17:31 阅读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关于淮阳感秋作者是谁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淮阳感秋作者是谁的这些相关资料: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

  淮阳感秋

  李密 〔隋代〕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译文

  金风吹荡初秋时节,玉露凋伤岁暮之林。

  今天晚上穷途之士,忧思郁结伤透寸心。

  原野平芜葭苇围合,村落破败藿藜纵深。

  眺听乱象良多感慨,徘徊感伤泪下沾襟。

  泪满衣襟意欲何为,惆帐都因怀古之意。

  秦俗乱世尚未荡平;汉道清朝尚难希冀。

  樊哙是个市井之徒,萧何不过是刀笔吏。

  一旦与时运相遇合,定会万古留名传谥。

  劝诫各路豪杰英雄.虚度此生实在有愧。

  赏析

  这首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各八句。

  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

  前段主要写淮阳秋景。

  起二句总写金风摇荡,玉露凋林的景象,明点题内秋字。

  一荡字不仅传出秋风摇扬之状,而且兼含荡涤之意,连同下句凋字,将金风玉露的肃杀之气形象地表现出来。

  金风摇荡,初秋时节尚存的绿叶等随之被荡涤,林木显得萧疏,故云荡初节、凋晚林。

  后一句为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于蓝,李句也写得充满秋意。

  三、四句从自然景物之肃杀凋伤转入人事,贴到自身。

  当时作者参与杨玄感反隋失败,被捕逃亡,处境艰苦,故自称穷涂士;由肃杀的秋景联想到自己的穷困处境,故忧思郁结。

  两句已透出感秋之意,伤字更明点感字。

  五、六句又勒回写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旷,但见蒹葭芦苇,四处围合;村落之中,唯见藜藿纵横,杂草丛生。

  两句写出田野荒芜、村落残破的荒凉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无人迹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从藿藜深脱化。

  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区在酷重赋役压榨下千里萧条景象的真实写照,足以印证岁饥,削木皮以为食的记载。

  七、八两句又收回到感字,说明眺听之间,无不使自己徘徊伤感,独自泣下。

  以上八句,情、景相间,秋、感相浃,前四句犹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旬则因现实社会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

  九、十两句用顶针格紧承上文,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

  所谓怀古,实即感的进一步发展。

  秦俗暗喻隋末乱世,汉道隐指重建之清朝。

  作者有感于乱世末俗尚未荡涤,盛时明代尚不可望,这正是他之所以郁陶伤寸心、徙倚独沾襟的原因。

  但又转念,当秦俗未平,汉道何冀之时,如樊哙、萧何等人,虽或出身市井屠者,或为刀笔小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却做出改朝换代、重建明时的大事业,万古流传其不朽之名声,因此感到自己虽生此乱世,但只要奋起图王,仍可像樊哙、萧何做出一番事业。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这是他感秋伤时最后引出的结论,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明确表述。

  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群雄,也显然包括自己。

  这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起之怀。

  这是一位有雄图大志的人物在乱世中面对秋景引发的联想与感慨。

  古代有不少不得志于世的士人,想在乱世中一显身手,一展宏图。

  这种乘乱奋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当有代表性。

  诗写得沉郁苍凉,透出特有的时代气氛。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大业九年(613年),李密与杨玄感共同起来反对隋朝,起义失败后被捕,李密用计得脱。

  逃脱后在淮阳隐姓埋名,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就是作者感于当时处境而作。

  以上就是淮阳感秋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63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