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商鞅车裂之刑视频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6-25 23:56 阅读

  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了更好地为秦国工作,他曾经通过好友孟兰皋推荐了一位名叫赵良的秘书,赵良第一次与商鞅相见之后,商鞅并没有从他那罗里巴嗦的言语中听出一丝厌烦,反而留在他身边准备重用,甚至提出要和他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不想却被赵良婉言拒绝,那赵良到底是一个怎样出众的人物呢?他又对商鞅说了什么,我们接下可以好好品味一下。

  关于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这是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国之所以迅速强盛离不开商鞅变法,秦国最终能一统中国,也离不开商鞅变法打下的坚实基础,商鞅在秦为相十余年,可以称得上了一个无情无义的工作狂CEO。

  为了更好地为秦国工作,他曾经通过好友孟兰皋推荐了一位名叫赵良的秘书,赵良第一次与商鞅相见之后,商鞅并没有从他那罗里巴嗦的言语中听出一丝厌烦,反而留在他身边准备重用,甚至提出要和他建立更深厚的友谊,不想却被赵良婉言拒绝,那赵良到底是一个怎样出众的人物呢?他又对商鞅说了什么,我们接下可以好好品味一下。

  当时的赵良面对商鞅的欣赏与好友申请,是这样拒绝好友添加,回复说道:在下不敢当,孔子说推举贤能又向贤者看齐者大有长进,聚集庸碌小人者就算伟大君王也会受其所害。

  我是庸碌之人,因此不敢高攀商君为友。

  在下又听说,没有担当的人高居官位叫贪位,没有名望的人身负大名叫作贪名。

  我如果接受商君友谊,恐怕我就成了攀附关系贪位贪名之徒了,所以实在不敢接受。

  

  商鞅笑道:我直截了当地说吧,你的意思是不是因为我治理秦国的手段严峻,所以害怕跟我这种人交往成为朋友?

  赵良没想到商鞅如此聪明又直率,便说道:能举一反三听懂不同话语的人可说得上是聪慧,能透过事物表面看到内在的人可说得上是明智,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人可说得上是强者,商君您就是这样的人。

  然而圣帝虞舜曾说过,懂得让自己内敛低调才算得上高明。

  商君请我来,恐怕也只能就虞舜的无为之道,向我咨询了。

  

  商鞅见他总是这样有话不肯直说,就再次开门见山地说道:一开始秦国和西北落后少数民族戎翟的教化水平差不了多少,我来了之后更改制度,把秦人的教化推行到和中原诸国相差无几的水平,又为秦迁都咸阳,靠近华夏腹地,便利交通往来,接着又大兴土木,营造城池宫殿,使秦国城市气势和风格犹如鲁卫之地那些悠久的名城一样,你看我这样治理秦国,和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从楚国赎来的贤大夫百里奚相比如何?

  赵良说:商君应该明白,一千张羊皮也比不了一张狐裘值钱,一千人对您恭顺,也不如一个正直之人对您劝谏有用。

  周武王听得进劝谏得以昌盛,商纣王让人沉默不语而就此亡国。

  如果商君您觉得周武王没有什么不对,那我请求整日在您身边进谏正直之言,而不遭杀身之祸,不知可否?

  商鞅看赵良还是对他的威严有些忌惮,就说:先生的话应该说完了,我明白您的意思,没用的话听起来都很华丽,有用的话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好听的话就像苦药一样,好听的话通常就像给你带来疾病一样。

  先生好性情,又有才能,若肯整日为我进忠正之言,这是阿鞅我的良药啊!我必将把先生当老师一样对待,您就不用推辞了!

  赵良就又说道:那我就有一说一了,百里奚是楚国的下贱之人,听说秦穆公像当今大王一样重贤才很想相见,然而没有路费来秦地,便把自己卖身给秦国客商,穿着烂衣服给别人放牛讨生计,一心想投靠明主。

  没过多久,穆公听说了百里奚的贤名,便将他从牛口之下提拔起来,给秦国打理民政国事,秦国上下没有敢仰视他的。

  他为秦相多年,为秦向东讨伐郑国,三次扶立晋国之君,还在吴国攻破楚国郢都的时候,拯救了楚国的社稷。

  又重视教化,使得西南偏远的巴国人都来秦国进贡,中原诸侯对秦国也是相当尊重,西北戎族诸部都来臣服。

  以我看来,百里奚为秦国做这么多,虽然辛劳却从来不注重车马,天气热也不打伞盖,在秦国四处行巡,从来不使用干戈惩治他人,功名都藏在秦国不断富裕的府库当中,他的德行总是让秦国世世代代的人记住。

  以至于他死的时候,秦国全国男女哀痛大哭,小孩子也不唱歌了,做工的人也伤心得难以做工。

  如今商君得到大王的信任,是因为宠臣景监的引荐,而不是像百里奚那样靠大贤之名受人敬重。

  现在你对权贵动刑,得罪太子,加重百姓负担,又用严刑来约束他们,使他们不是死于残酷的战场就是伤残于劳役,人人都对您怨声载道,这是在积累仇怨,蓄养祸患啊!那大兴木土就简直称不上什么功绩了!

  您又在封地效仿诸侯南面而坐自称寡人,动不动就对秦国贵戚施以刑法。

  诗经中说,老鼠都懂得爱护身体,而人却不懂得用礼教来爱护自己,失去了礼教的人,恐怕离死不远了。

  以诗经的道理来看,商君您目前的行事是难以长久的。

  太子的太傅公子虔因为被您用刑,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太子的舍人祝欢也是因您而死,太子太保公孙贾又受到你的刺面涂炭之刑。

  诗经中又说,得人心者必定兴旺,失人心者必定崩溃。

  商君您要好好反思一下,您外出,军车就要十几辆跟随,而且还都是载满了士兵,甚至还要配备勇武的骑兵,和手持重武器的重装步兵在车旁跟进。

  如果没有这些,您出门都安不下心来。

  尚书中说,有德行的人必会昌盛,光凭武力的人必定灭亡。

  您离危难的时间已经像短暂的朝露一样就要到来了,您还怎能妄想继续延年益寿呢?

  现在能做的就是赶紧把封地退还给大王,到偏远的地方去种菜,让大王重用那些归隐之士,对国中的老人和战争遗孤多加抚恤,使礼义教化兴起来,估计还能使您安度余年。

  如果您还贪恋着商於的财富,舍不得秦国的政教大权,继续积蓄百姓的怨恨,一旦当今大王年老病重不能上朝,丢弃你这个外来客归天而去,那时秦国上下要收拾您的人,还会少吗?这种可怕的结束如今翘起足尖就能望得到了!商鞅听完赵良最后这番推心挖肺的话,沉默良久,却始终不能按赵良说的去做。

  没多久秦孝公真的因病去世,太子嬴驷继位,也就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史称秦惠文王。

  惠文王一上台,曾经受刑的太傅公子虔马上就跳出来,让手下向秦王告发商鞅在封地称孤道寡的僭越大罪。

  惠文王听了之后,新仇旧恨统统涌上心头,勃然大怒道:僭越就是造反,立马让有司派官吏捉捕阿鞅归案。

  商鞅闻讯,赶紧策马逃出咸阳,想着赵良曾经的话,便往边关跑去,欲出塞外隐匿荒漠,不想到了边关已是黑夜,前去旅店投宿被拒,那个旅店老板对他说:相爷商君颁布户籍制度以来,没有户籍姓名证明的人,一律不能在旅店投宿行走。

  

  商鞅不敢报出姓名,也无从证明,只好连连哀叹道:当年秦国没有变法时,这些旅店里面到处都藏匿着亡命之徒,现在我算是作法自缚了!于是又原路返回。

  他又想着潜逃到魏国故地去,到了秦魏边境,向魏国边关说明来意,可魏人已将商鞅视为叛逆仇敌,断然拒绝了他来寻求政治庇护的请求。

  商鞅气得直跺脚,没办法只好弯弯绕绕回到了封地商於,这时候商於的很多人都听说了他被定罪的消息,吓得纷纷逃窜,生怕被他牵连。

  只有他平日里豢养的三千死士决意与他共生死,于是商鞅带领这班人马前去攻打郑县。

  因为郑县地近魏国,他就想着打下郑县作为见面礼送给魏国,魏国应该就会容他避祸了。

  不想秦惠文王亲率铁骑大军前来捉拿他,商鞅的人马顿时慌张无措,哪里还打得下一个县城来,赶紧又往东逃奔,不想在渑池被秦军团团围住。

  商鞅自知死路一条,便在军前与秦惠文王对马相见(那时秦惠文王尚未称王),惠文王问他道:公孙鞅你已走投无路,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商鞅仰天长叹,答道:我没有听良人的劝告,是我没法停下来啊!不强势而为,多少事就不能成功了!大王你听着,秦国有今日之成就,你自己扪心问问自己,是谁的功劳,我所做的已经做到了,我所想得到的也已经得到了,死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早就想好了,并不可怕,尽早要面对这场不得善终的死亡。

  诸侯当中楚、魏、齐、韩、燕都已称王为霸,秦国要有称王的底气,靠的还是强大的国力和举国上下的统一号令以及凝聚力,这个只要我在大王面前一死,便奉送给大王了!

  然而大王称王之后,想要让秦君世世代代都能南面称尊,而不是像魏国那样打肿脸充胖子,尽失河西之地还能厚着脸皮称王,为天下所笑,也不是像韩国那样王号都是别人特惠给送的,毫不值钱。

  也不是像燕国那样地处偏远,以为别人打不着他,就自娱自乐称王起来。

  还有齐国只不过靠那个叫孙膑以一时之胜仗,撑起了王号,却没有后继之力,这个王也是不能长久的。

  楚国称王早,我就不多评论了,今天大王势必一刀与我了断过去仇怨,但我还是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在大王身上可持续下去,甚至更为发扬光大,对大王而言既对得住自己,也对得住孝公先王和秦国的历代祖宗了吧!

  秦惠文王听完这番话,着实被感动了一把,他说道:你我十年前就个人关系而言,就已经势同水火,不共戴天了,不过我一直从内心深处是很敬重你的,首先一点,我当了这么久的太子,你虽然得了罪了我,明知将来我即位你就没好下场,你也从来没有在先王面前说过一句可能废黜我的谗言。

  第二,你刚才说的要让我稳稳当当地对天下诸侯称王,还要让秦国的霸业持续下去,这一点让我都有点舍不得杀你了,但是你不死,我们之前的仇怨无法开解,我也得不到你所说的统一号令和举国之凝聚力,所以今天只能取你性命,以成全你我平生共同的志愿了!只是秦国的霸业还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希望先生最后赐我一教!

  听到秦惠文王最后这句先生,也是他这一生听到惠文王第一次对他的敬称,商鞅眼眶不由地湿润了,但他忍着热泪,旋即仰天大笑,举剑而起,极其悲壮地大喊一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人出战时的军歌),紧接着自刎而死。

  秦惠文王下马上前,口中反复念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秦军最为煽情的军歌,同样也是商鞅最后的遗言,不由地心生悲怆,伸手一抚商鞅尸身,没料到商鞅衣内竟藏有一物,惠文王连忙从他衣内取出一看,乃是失传已久的魏国第一贤相李悝所著《法经》,这可是天下尽知的治国宝典,不想却一直落在商鞅手中。

  (李悝为魏相,使魏国首先在战国称霸,后来吴起、商鞅等人都向李悝求教过法家之术)

  秦惠文王这才明白了商鞅最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深意,也明白将来他是真的和商鞅同袍而行了。

  商鞅已死,秦惠文王又尽杀商鞅党徒,并屠灭了商鞅全家全族,而后又当众对商鞅之尸施以车裂之刑,秦人为之震恐,无不对新王的号令惟命是从,商鞅为之付出惨烈代价的大秦国也终于真正强盛起来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商鞅惨遭车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52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