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但实际上宴乐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统治者举办的宫廷宴会,《宴乐探微》一书中所说的"一切宴飨之乐都是宴乐, 唐以后宴乐又成为俗乐的代名词"相对更加贴切一些。
关于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的这些相关资料:
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
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下来达达搜探秘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宋代宴乐也被称为"燕乐"或者"?乐",《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这样解释它的含义: "被统治阶级在宴会中间应用的一切音乐, 都叫燕乐或宴乐"。
但实际上宴乐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统治者举办的宫廷宴会,《宴乐探微》一书中所说的"一切宴飨之乐都是宴乐, 唐以后宴乐又成为俗乐的代名词"相对更加贴切一些。
宋代的宫廷宴乐,在继承隋唐以来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加重了各种表演叙事的成分,并且出现了早期戏剧的雏形。
宴乐是宋代宫廷宴会中重要的音乐活动,也是统治阶层在国家政治层面交流的组成部分。
一、宋代宫廷宴乐表演种类丰富、过程严谨
在北宋的初期,中国处于历史上有一个大分裂的时期。
赵匡胤称帝后,采用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先后收复了荆湖、后蜀、南唐、吴越等地。
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政权初步稳定后,宋太祖、宋太宗二帝一方面削弱武将的权力,提高文人的地位。
一方面鼓励文学、音乐等文娱行业的发展,以期通过享乐降低国内大臣、官员、百姓的反抗情绪。
因此宋代虽然有一些立志以身报国、收复旧土的文人,也有岳飞、范仲淹、辛弃疾等文武双全的武将,但改变不了宋代文人当政的事实。
随着文娱行业的兴起,宫廷宴乐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1.从西周到宋,宴乐融入了多种仪式和表演形式
远古时期的人们在祭祀时往往会有奏乐、跳舞等表演,那时的人们信奉鬼神。
他们虔诚地祭拜天地和神灵,以祈求获得神灵们的保佑,获得农作物丰收、祈福求愿的心灵慰藉。
"燕乐"最早在《周礼》和《诗经》中就已经有了记载,《周礼·春官·磬师》中"教缦乐,燕乐之钟磬"说的就是周代的宴乐表演形式。
这个时期的宴乐也和远古时期非常相似,场合都是在祭祀郊庙仪式中的表演形式。
这样的流程和仪式继承了远古时期人们的质朴遗风,在祭祀礼仪之后,参加祭祀的官员和皇亲贵族会进入"寝宫"一起用膳。
用膳时演奏的音乐与祭祀时所用的吉礼音乐表演基本相似。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用于祭祀神灵的燕乐逐渐发展为宴席之上的一种娱乐。
宴席上的音乐也由最早的"雅颂"风格转变为与国家相结合的"国风"。
到了唐代,国盛民安的社会背景之下,唐代的宫廷音乐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唐代宫廷舞乐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民族"胡旋"舞姿、乐器、乐曲、 妆饰 等表演形式,这些组合起来的制度化音乐,成为国家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宋代的宫廷宴乐表演程式
宋代每年有不少的大小宫廷宴会,《宋史·乐志》记载:"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 郊祀、 籍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遇大灾、大札则罢。
"
举办宴会的日子既包括各种节日,又包含外国来访、外官回京,甚至连皇上赏花、钓鱼等娱乐活动也会举办宴飨活动,其中歌舞表演是宴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史》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宴乐表演流程都可以归纳为"九盏制",所谓九盏制就是每次歌舞表演都是以皇帝和官员举起酒杯为开始。
九盏制大致顺序为"皇帝举酒—宰臣举酒—百官举酒",从皇帝举酒到百官举酒为"一盏"。
每一盏酒之后都有对应的宴乐节目表演,在九盏制为代表的宴乐活动中,歌舞音乐是最为重要的节目。
除此之外,杂剧、百戏、器乐独奏等表演形式也是宴乐的节目。
另外,九盏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不同的情景"分盏奉乐"除了九盏制之外,还有三盏制、五盏制、七盏制、十七盏制、四十一盏制等规格。
根据宋代的史料记载,四十一盏制是最高规格的宴乐活动。
宫廷宴会的持续时间越长,宴乐表演的节目数量也就越多。
各种节目安排合理,种类丰富,趣味性很强。
宋代统治者频繁举办宴乐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宋代宫廷宴乐表演"分盏奉乐"礼制的完善,也促使宫廷宴乐盏制在各种活动中得以形成定制。
二、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对后世在多个领域均有影响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最基本的便是演出功能,大多数统治者都是注重享乐的。
宋代统治者利用宫廷宴乐应对各种大事,皇帝及亲属的生辰、接待外国使臣、庆贺节日等宴会都需要将各种节目贯穿起来,而以"盏制"为代表的宴乐表演体制使宴会的规格、节目的合理性、皇帝与大臣、使者之间的互动性都增强了,是不可缺少的礼仪规范。
这种礼仪不但对后世的民间和宫廷礼仪起到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东亚周边国家的礼仪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1.宫廷宴乐对当时的政治以及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代宫廷宴乐的发展得益于统治者的青睐,宋代的很多皇帝把宴乐的流传置于重要的位置。
宋太宗、宋仁宗等帝王都精通音律,宋词不但是文人们互相交流文学的体裁,还是青楼歌伎们弹唱的曲牌。
自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历代帝王统治国家的工具,儒家提倡的"以礼治国"自然而然地被发挥到了极致。
封建社会贵族和士族阶层之间不但在享受的待遇、身份地位、政治权利方面有很多特权,在礼法上也是这样。
皇帝、百官、再到百姓,不同地位的人在祭祀、出行、建筑、穿衣各个方面的规格都是不一样的,在宴席的规模上也各有不同。
宫廷宴乐作为一国之中最为重要的宴会节目,它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娱乐,更重要的是显示了拥有者的等级和权势。
音乐在政治上可以歌颂统治者的仁德,也可以在教化百姓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周礼· 地官》中记载:"以乐礼教和, 则民不乖",学习音乐可以有修身的作用。
同时,音乐也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即便语言不同,各种音乐之间也有共通之处。
音乐是更加容易被接受的一种交流方式,从上古时期的祭祀音乐和舞蹈,到当今一些少数民族、国外一些部落、国家的民族音乐和舞蹈,都成为了各个社会群落的代表符号。
欣赏这些音乐时,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宫廷宴乐中,这种共鸣是能够对士族和百姓起到一定安抚作用的,以音乐为媒介的道德和情感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同时利用宫廷宴乐的方式教化子民,对人们内心的情感能够起到更好的规范作用。
百姓和士族官员从心底认同他们与帝王之间的等级差异,认可赵氏一族的绝对地位。
因此宫廷宴乐制度对封建帝王维护统治,强调君臣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事实也证明,宋代是唯一一个完全亡于外部侵略的朝代,而不是像其他朝代一样,要么亡于内乱,要么在受到国外侵略的时候,内部也有各种反对势力。
因此纵观整个封建时期,宋代的统治对于内部而言是最为稳定的。
2.宋代宫廷宴乐对后代宫廷及民间乐艺和邻礼仪起到了广泛影响
宋朝虽然和辽国、金国都是敌对的关系,但辽、金两朝在政治制度、文化方面大量借鉴了宋朝的模式。
其中《辽史·散乐》中就记载了皇帝寿宴时宴请百官采用了"七盏制"的奏乐程式,在宴请宋朝使者是采用了"九盏制"的奏乐程式。
《金史》中也记载了多次在宴请外国使者时使用了"盏制"的形式表演教坊用乐。
因此可以看出,宋朝的宫廷宴乐表演体制对当时的邻国宫廷礼仪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日本和朝鲜的历史中,都有类似于宋代"盏制"的礼仪用于献爵仪式。
明清时期的《周乐星图》和《唐乐星图》等民间赛社抄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宋代的宫廷宴乐程式,这些礼仪的流传促使后世的宴席表演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比如元代的杂剧就融入明清时期的宫廷和民间表演节目之中。
虽然在整体仪式上,明清的民间赛社所使用的乐艺丰富程度比宋代宫廷宴乐简单了很多,但也严格遵守了七盏制的程式。
虽然宫廷宴乐仪式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政权、约束臣民的举止、教化国民遵守礼仪,不做违反礼法的事情,以达到长治久安的作用。
但是宫廷宴乐体制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仪式的桎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同时宫廷宴乐也对后世的民间的赛社乐艺造成了影响,民间赛继承并创新了宫廷宴乐。
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在民间的赛社表演中,仍有以宋代供盏仪式为表演的古代礼乐仪节内容。
以上就是揭秘:宋代宫廷宴乐有多丰富呢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4926.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