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 王羲之的兰亭序赏析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8 23:56 阅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关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兰亭集序/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整体分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

  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

  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

  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

  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

  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

  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

  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

  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

  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

  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

  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以上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102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