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因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7 11:41 阅读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予未敢以为信也。

  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的这些相关资料: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明代〕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

  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勒索它的和氏璧。

  这时说它要骗取璧是实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

  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

  知道了这个实情而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

  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怎么能够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秦国呢?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

  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

  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

  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

  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

  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

  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

  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

  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

  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

  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

  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

  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

  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赏析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得到稀有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座城相交换,赵王于是令蔺相如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兑现诺言,终不辱使命而完璧归赵。

  文章始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即表示了异议,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指出赵国有诸多失策之处,而蔺相如完璧归赵实为天固曲全之哉。

  王世贞此论,言辞咄咄,非纯为凿空之谈。

  文章第一段,作者力排众说,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未敢以为信也。

  开门见山,毫无遮拦。

  接着分述其观点,展开全文。

  《史记》所载的完璧归赵始末,事启端于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结束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作者据此断言,虽秦强赵弱,但秦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也就是说秦当时的本意只是想要得到和氏璧,而没有打算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

  作者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氏璧事件的本质方面,而不去纠缠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具体情节,根据史实得出了使人信服的论断。

  然而作者并没有以事后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而是允许赵国对秦的实情本意有得与不得的两种选择;对秦的威胁有畏与弗畏的不同反应。

  偏执一言,就不近情理;面面俱到,才让人心服口服。

  赵国的得与不得,畏与弗畏都无可非议,作者要批评的是蔺相如既畏之而复挑其怒的自相矛盾的做法。

  换句话说,无论蔺相如如何智勇,而做出可能招致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的事,也是不足取法的。

  作者跳出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正本寻源,一新读者耳目。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得与畏为前提错综组合成四个判断,包罗了赵国的一切可能情况,令人信服地得出了所谓两言决耳的必然性结论——予或是弗予。

  承认作者的前提就必须承认他的结论,这就是逻辑力量的所在。

  第三段中作者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所以有力,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

  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

  本文区区不足四百字,却包含了几处严密的逻辑推理。

  如果说卓越的史识是这篇文章的躯体的话,那么支撑它的正是强有力的逻辑之足。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了不使读者生疑,作者便用归结于天的说法,含蓄地表示虽然完璧归赵了,可是也不能说明蔺相如的做法正确,恶果没有产生,只是事出偶然罢了。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者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

  纵观全文。

  文章开头一句揭示全文论旨,人皆称之与予未敢以为信一反一正相对提出,自然地引发下文。

  文章的主干是第二、三两段。

  作者先论情,后析理,双管齐下。

  论情,则由秦及赵丝丝入扣,抓住得畏二字论清蔺相如既畏而复挑其怒的失策。

  析理,则先破后立多方设想,辩清曲直两字,证明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的荒悖。

  情理两层文有先后,意有轻重,作者思路清晰可见。

  创作背景

  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常常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迹。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针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针砭,令读者重又反思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的合理性。

  以上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该怎样鉴赏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99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