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 赠黎安二生序的劝勉技巧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7 04:06 阅读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关于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的这些相关资料: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宋代〕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赵郡苏轼,是我同年中考的朋友。

  他从四川写信到京师给我,称道四川的两位叫黎生和安生的年青人。

  不久,黎生携带了他的几十万字的文章,安生也携带了他的几千字的文章,屈尊来拜访我。

  我读了他们的文章,的确是宽广雄壮、意味深长,善于照应,气势奔放,充分表达了事实和道理,而他们的才力豪放纵逸,好似没有尽头。

  二生固然可以算得是魁首、奇特和崛起的读书人,苏君因此也可以说是善于知晓人才的人了。

  不久,黎生补缺江陵府的司法参军,即将远行的时候,请我以言相赠。

  我说:我知道你,已经在内心深处留下你的印象了,还需要在形式上用语言加以表达吗?黎生说:我和安生都学习这种骈文,同乡都讥笑我们,认为不切合实际。

  现在请求您赠言,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看法。

  我听了这些话,连自己都克制不住笑了。

  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还有比我更严重的吗?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知道符合世俗;只知道记住圣贤之道,却不知道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就是我现在还遭受困厄的缘故,而且自己还不知道啊!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还有比我更严重的吗?如今您的不切实际,仅仅是由于文章不接近世俗,这不过是不切合实际中的小事罢了,担忧同乡讥笑。

  像我的不切合实际可就大了,假使你拿着我的文章归去,将要重重的得罪他人,哪里还只是被讥笑?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对于你们将要说些什么呢?如果说我的不切合实际算好,那么它的后患就是这样;如果说它不好,那么就可以符合世俗,必定违背古人,就要随同世俗,必定背离圣贤之道了。

  你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的疑惑,那么这样,必定能够选择而取其正确的途径。

  于是,我书写这些话来赠送给两位,并给苏君看看,认为我们的话怎么样呢?

  赏析

  这是曾巩撰写给同年好友苏轼推荐的两位青年 (黎生和安生) 的赠序。

  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迎合世俗,放弃自己的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全文一共共分三段。

  首段叙述黎、安的来历。

  黎、安二生都为蜀人, 但并不曾与曾巩相识。

  作者曲尽笔意先写好友苏轼来信引荐之故,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 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又都是文坛上两颗相映生辉的星座, 苏君的推荐是曾巩留意黎生、安生二人的重要原因, 并非无故牵扯。

  不久,黎、安二生就各持其文来见曾巩, 于是作者读黎生数十万言, 安生数千言的文章, 感到二人文章实在是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 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 若不可极者也, 给予了很高评价。

  且由文及人, 想到黎、安二生确是魁奇特起之士,而苏轼也如伯乐识马, 善荐才子, 令作者感喟。

  第二段继由黎生之口,提出了迂滞疏阔——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问题。

  但作者题目云赠二生, 文中却单提参军黎生求赠言, 因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 请予言以为赠, 作者便说既然已经心契相知, 就不需要写序言表达出来。

   于是从黎生的答话中牵引出安生, 实际上这是补救之笔,关键是道出了文章的主旨迂阔。

  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 盖将解惑于里人。

  至此, 将赠言之故委婉表达,而作者闻言之后, 感触颇深, 因其笑迂阔一语, 即从迂字生情, 将己扯入,而世之迂阔, 孰有甚于予乎?作者将自己的迂阔概括为知信古而不知合世, 知志道而不知同俗, 说似自嘲, 实则自况, 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

  作者因博学知古而兴趣高远, 显出与世不同的特性来;因矢志于圣人学者之道而超尘拔俗, 因此难免招致世俗的毁誉, 而作者仍独善其身, 径直前行,困于今而不知,迂阔之大, 无人堪当比拟。

  而作者以己迂之大, 更进一步、更高一层论述迂的含义, 令人心领神会, 议论极为得体。

  作者以自己虽长期受世人嘲笑, 也绝不苟合世俗, 以至于困于今而不自知的坚定态度和忘我精神为例, 心平气和地劝勉对方, 分析利弊,处处为二生细心着想, 毫无师长训示晚辈的架子, 反而使人从他为自许自叹中受到教益和鼓舞。

  因此, 他说二生的迂和作者的迂阔相比,其迂甚小,如果使生持吾言回故里,那么,庸讵止于笑乎?这种慨叹,实际上是以反问的语气鼓励二生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必顾虑世俗之人的非难嘲笑。

  感慨之后,第三段一开始便照应前文,从正面写赠言之意,仍以迂字为中心,极抒笔墨,大肆渲染,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右;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文中反复突出了二者的矛盾:如果说作者的迂是好的,而黎、安二生担心的正是这个,如果说它是不好的,那么就能迎合世俗而违背古之天理,流于庸俗而悖于圣人之道,其实作者一直在肯定自己迂阔的人生态度,也在晓喻黎安二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的毁誉困扰,方能有所成就的所谓主人之道。

  解里人之惑和知古志道是两种不可调合的人生态度,这只能凭一个人的志向去取舍、追求,作者不能越俎代庖,因此作者在阐明二者的高远浅近后,留给黎安二生择而取之,同时也以并示苏君照应了开头部分提及的由苏轼介绍和作者给黎安二生写赠序的缘起,首尾相应,环环相扣,可谓构思缜密。

  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递进法,即一层接一层,一层高于一层,层层递进,顺序论述,《古文观止》按云: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

  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

  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

  读之觉文章生气,去圣贤名教不远。

  本文通篇以里人笑为迂阔一语步步引发,从作文上引到立身行己上去,命题落落大方而论事又细致入微。

  文章读来似嘲似解,总是自信十足,而以迂阔与不迂阔听人自择,厉中带婉,意尽其意,文尽其妙。

  通观全篇,无法不备、无处不切(《古文笔记注》),文章短小精悍,而内容丰厚,古今并举,涵含颇深。

  特别是其中论志道知古之说,对读者选择人生的道路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此文风格虽逊于韩愈、苏轼之文的奇变恣肆,但也自成一格,醇稳质实,广为人们诵读。

  可见,曾巩名列八家确有其独特高妙之处,南宋理学家朱熹就非常喜欢曾巩的文章。

  曾巩的文章纡徐百折,转入幽深,能曲尽笔意,从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

  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

  安生和黎生一同学习古文运动所批判的骈文,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拜访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

  不久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

  行前,曾巩应黎生、安生之请,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以上就是赠黎安二生序原文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98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