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 朱祁镇的儿女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1 17:31 阅读

  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关于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的这些相关资料:

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

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于谦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镇夺门之变后,为何第一时间铲除忠臣于谦?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

  ’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帝意遂决。

  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

  ——《明史》

  历史上并不缺忠臣或功臣被诛杀的案例。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一朝复仇,就杀了有功的谋臣文种;岳飞忠肝赤胆,全力抗金,立下无数功劳,却被宋高宗急命召回朝中,最终死在莫须有罪名下;同样,明代第一忠臣于谦也死在了夺门之变后,按照《明史》的记载,明英宗朱祁镇杀于谦是受了小人的蒙蔽。

  这里的小人指的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尤其是说于谦有造反嫌疑,却找不到确切证据,最后编了句虽无显迹,意有之,急吼吼给于谦定罪,杀他以报私仇的徐有贞。

  但没有朱祁镇点头,徐有贞能随随便便杀于谦?其实于谦之死没有史书写的那么简单,朱祁镇未必是受蒙蔽。

  相反,这一决定是朱祁镇本人非常赞同且一力推动的,有种说法是,此举意在打压文官,但仔细分析,却会发现这个说法也难解释所有的疑惑。

  我们先要看于谦是什么样的人?于谦生在一个很巧合的时间点,公元1398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同一年,23岁便考上了进士,算年轻有为;

  而于谦初露锋芒,便是在明宣宗朱瞻基把造反的叔叔朱高煦拿下之后,以御史的身份站在朱高煦面前严肃高声地批评了他一顿,史载,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这至少说明于谦并不是一个习惯沉默的人,相反,此人有话就敢说,有事也敢做,堪称一身的胆。

  于谦不会遮掩自己的独特,明哲保身与低调做人对他而言并非处世哲学,他的处世哲学在于严格按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套去为国尽忠,至于自己的结果,不在考虑范围内,与曾国藩有差别。

  孤臣,只有遇见赏识自己全心信任自己的君王才能发挥大作用,持续为国发光发热,如商鞅之于秦孝公。

  但于谦和朱祁镇的关系不是这样,相反,于谦和抢了朱祁镇皇位的人——明代宗朱祁钰的关系更近似互相理解信任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君臣模式。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吃了大败仗,不仅折损了明代的底子,自己还当了阶下囚,尴尬的局面出现了。

  朱祁钰临时被推上皇位,此时还发生一件事,那就是徐有贞(此时还叫徐珵)进言,建议南迁,避开瓦剌进犯。

  是于谦呵斥了他,也是于谦一力维护了朝局稳定,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赢得了朱祁钰全面信任,徐有贞掉了面子,仕途大受影响,恨于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朱祁镇又恨于谦什么?

  《明史》记载道:上皇北狩且一年矣。

  也先……请归上皇。

  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

  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

  

  也就是说朱祁钰根本不想接回哥哥,因为朱祁镇才是正统,他回来必然对自己这个临时皇帝产生威胁,是于谦表示,自己会坚定站在朱祁钰这边才安抚了其情绪,照这角度看于谦好像对迎回朱祁镇是有功劳的,但别忘了也先打到北京那会,也是于谦坚持社稷为重君为轻,把朱祁钰推上皇位。

  从头到尾,于谦发光发热都是在朱祁钰时期,朱祁镇回来后一直被关到景泰八年,期间吃尽苦头,于谦可没说过任何要将他解救出来,朱祁钰应该把皇位还给他的话,漫长的幽禁岁月下,足以让一个人改变想法,朱祁镇也不会例外,此时能救他出去的不管奸臣小人,都是忠臣;而没有救他甚至间接让他受苦的,不管为国立了多少功,都有罪过。

  朱祁镇才是嫡出,是正统,尽管过去他和朱祁钰兄弟感情不错,但在皇位面前,兄弟情太容易变质。

  景泰八年,夺门之变发生了,一边是病得昏昏沉沉的朱祁钰,一边是虽然被关多年仍然活蹦乱跳还生了一堆孩子的朱祁镇,于谦也难预料的状况就这样发生了,朱祁钰一败涂地,朱祁镇春风得意。

  于谦第一时间就被杀死,尽管史书说是徐有贞劝的朱祁镇,说不杀于谦,朱祁镇复辟就师出无名,必须整个阴谋坏蛋集团出来,为他复位当皇帝的名义铺路,但实际上朱祁镇对于谦也早已心怀恨意。

  岂不见徐有贞劝他杀于谦时,他也只犹豫了那么一小会,犹豫的理由则是于谦实有功,而非于谦对国家有多重要。

  功臣,死于不忠。

  这种不忠未必是对国不忠,从秦昭襄王杀白起开始,封建时代君王需要的忠从来就不是儒家标榜的那般,而是要绝对屈服王权,顺从王权。

  所以白起纵然为秦横扫六国,只要触及秦昭襄王的痛点便必死;所以于谦纵然关键时刻站出来挽救了大明危机,在朱祁镇那里,这功劳终究也是为朱祁钰立的。

  换成任何一个君王,都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商鞅白起,岳飞于谦,这些人的名字在史册上留下耀眼光辉,可正如《说文解字》对臣这个字的解释:(臣),事君也,象屈服之形,能臣也好,碌碌无为之臣也好,在君王眼里要紧的是一个忠字,忠于自己而非其他,他们本人的光辉功劳,其实并不能成为不死的理由。

  当然,历史始终还是公平,千载之下,于谦之忠将永远流传后世受人敬仰,明代史书永略不过那一抹如石灰般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坚定身影,而朱祁镇这样的皇帝,却只能在电视剧里扮演好人。

  以上就是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85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