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05-11 03:31 阅读

  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

  关于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达达搜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的这些相关资料:

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

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那么他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

  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的思想仍依其生平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期对儒、佛、道、文学等兼收并蓄,体现出一种大体符合吴中地域的知识杂进性特征;后期大体可以王阳明所说的学凡三变来勾勒其思想的转变轨迹。

  末世论思想是徐祯卿对时代特征的一种概念性把握,也是其思想的一个基础起点,徐氏对文学复古的倡导、一生潜心玄学等都与其欲拯救末世的意图相关。

  徐祯卿的思想历程是与整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每一次转变大都体现了其精神结构的转换,从时间来看,徐祯卿是七子典范作家中较早由文学转入道学,又最早转向心学之人。

  《谈艺录》是徐祯卿的诗学理论专著,其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在复古观念的观照之下,以情为核心带动气、声、辞、韵、思等诸理论要素的诗论体系。

  其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潮流以及吴中文人的文化复古思潮、感受主义与审美主义的膨胀均为徐祯卿主情、复古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极有利的环境。

  因情立格说则是徐氏对情感与格调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探索,为复古派提供了一个学习汉魏古诗的基本途径。

  徐祯卿吴中时期的诗歌与吴中地域性因素的关系。

  徐祯卿早期的习诗系统为六朝、中唐白居易、刘禹锡,又兼以晚唐,诗歌以情深为主要特征,风格哀婉清丽,诗中涌动的愁绪及对意象系统的选择形成其感伤化的诗境。

  徐祯卿前期诗歌主要是融入吴中一脉,具有很强的吴中地域性,但又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特别是对情的吟咏与张扬在吴中主意的诗坛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成为其入京后加入复古主义阵营的前在因由之一(另一主要因由则是其复古主张)。

  徐祯卿与李梦阳等七子盟友的交往与转变。

  相对而言,在七子盟友中徐氏与李梦阳往来密切,特相友善,与边贡、南京作家群中的朱应登、顾璘亦交往颇多且情谊深厚,与何景明也有往来及诗歌酬赠,但相聚时日极短,而其与王廷相、康海、王九思、郑善夫等人交往的记载不多。

  关于徐祯卿后期诗歌观念的转变问题,本文主张其诗学观念在后期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只是因指导其后期诗歌创作的观念由吴中风习转向复古理论,才导致习诗系统改趋汉、魏,诗歌内容、艺术特征等也发生转变,但同时也保留了前期情深、清丽等特征。

  可以说徐祯卿的后期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风的交融。

  李、徐论辩及二人诗学思想辨析。

  在前七子复古运动史上,徐、李二人之间发生了一次诗学理论上的论辩,本文对论辩的具体时间、起因、过程以及论辨的态度、结果等做了比较细致的考察。

  李、徐二人的诗学观念在复古、主情等基本主张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次一级层次上还是有些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根深蒂固,始终存在,如在复古观念方面,二人对具体的复古统序、复古范型内部要素的选择等还存在一些差别。

  以上就是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达达搜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84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