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2-20 13:45 阅读

  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在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且被废为庶人后,李恪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李世民次子早夭),但在李世民选择新的皇位继承人时,却没有选择李恪,没有对这位优秀的儿子予以重视,这是为何?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李恪的身份很尴尬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论出身,在李世民的嫔妃中是最高贵的,顺带着,李恪也是身兼隋、唐两大皇族的血缘,但偏偏就是这个血缘让他得不到唐朝大多数勋贵和高官的支持,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意味着旧的掌权者退出或淡出舞台,唐朝的建立是踩在隋朝的尸体上,因此,在李世民麾下的功勋列表里,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反隋站起来的。

  关于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的这些相关资料:

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

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英武果敢,深得宠爱。

  今天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从史书的记载上看,算是李世民的儿子中比较优秀的,但也并非绝对,至少,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就不比他差多少。

  在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且被废为庶人后,李恪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李世民次子早夭),但在李世民选择新的皇位继承人时,却没有选择李恪,没有对这位优秀的儿子予以重视,这是为何?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李恪的身份很尴尬

  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论出身,在李世民的嫔妃中是最高贵的,顺带着,李恪也是身兼隋、唐两大皇族的血缘,但偏偏就是这个血缘让他得不到唐朝大多数勋贵和高官的支持,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意味着旧的掌权者退出或淡出舞台,唐朝的建立是踩在隋朝的尸体上,因此,在李世民麾下的功勋列表里,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反隋站起来的。

  这些反隋英雄们获得了隋朝灭亡的最大利益,最担心的就是前朝势力死灰复燃后他们遭到清算,所以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隋炀帝的外孙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就算李恪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不在意,他的母亲杨妃恐怕也不会忘掉灭国之仇,要是时不时的鼓动李恪整治个谁谁的,大家伙都受不了,而支持李恪的全是前隋故老,是政治失意派,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把李恪送上太子之位。

  第二:李世民大舅哥长孙无忌的反对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兄长,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没有之一。

  并且,长孙无忌在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默认下,成为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新领袖,而关陇贵族集团对李氏皇族的支持是唐朝政治稳定的基石,所以,在废掉太子李承乾后,李世民要选择新的太子,必须要参考长孙无忌的意见,只有得到了长孙无忌的支持,太子才是太子,除非李世民废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显然不会去支持李恪这个假外甥,长孙皇后可是生了三个儿子,在另外的两位亲外甥中,长孙无忌也没有选择和李恪本事差不多的魏王李泰,而是选择了看起来更听话、更软弱的晋王李治。

  从亲疏程度及政治上的考虑,李治都比李恪更符合长孙无忌的心意。

  即使唐太宗曾顾虑过李治的软弱,有意重立李恪为继承人,并以此试探长孙无忌: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

  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

  长孙无忌当然会坚决反对,李世民责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他的亲外甥才反对?这其实是句废话,本来就是明摆着的事,长孙无忌回答他时,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钦定的辅政大臣,加上他掌握着关陇贵族集团的意见,李世民也只能妥协,当然,也有可能李世民仅仅只是试探,希望长孙无忌更坚决的支持李治,毕竟李世民也知道李恪的身份是个大问题。

  综上,由于李恪的母系出身和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反对,这位唐太宗李世民曾夸赞英果类我的儿子是没可能受到特别重视的。

  不过,在李世民死后,这位李治的长兄(李世民长子,前太子李承乾在贞观年间就去世了)却受到了恶意般的重视,永徽四年,在驸马房遗爱谋反案件中,长孙无忌把李恪这位被他视为李治最具威胁的兄长拉进了谋反案中,李恪被冤杀。

  以上就是李恪最终没有成功成为太子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416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