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曹皇后历史简介 历史有名的20个皇后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2-10 16:15 阅读

  历史上除了皇后,雍正对此事是这样说的:“当年皇考之所以要修建妃陵,就是为了让各位母妃得以安葬此处;只有敏母妃一人皇考下旨暂时将她的陵寝安葬在琉璃花门内,之后再葬入宝城。

  关于历史上除了皇后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历史上除了皇后的这些相关资料:

历史上除了皇后

历史上除了皇后

  按照大清的祖制:只有皇后才能与皇上合葬于同一个陵寝。

  那么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雍正元年二月,雍正帝下旨将被追封为皇贵妃的章佳氏,同孝恭仁皇后、康熙帝一同葬入景陵地宫。

  雍正对此事是这样说的:当年皇考之所以要修建妃陵,就是为了让各位母妃得以安葬此处;只有敏母妃一人皇考下旨暂时将她的陵寝安葬在琉璃花门内,之后再葬入宝城。

  如今我谨遵皇考的意思,将敏母妃葬入宝城。

  葬入宝城的妃子只有敏母妃一人,所以现在将其追封为皇贵妃。

  

  昔年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

  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

  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

  雍正此话,将已经病逝二十余年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并且葬入景陵,是皇考康熙的意思。

  当然了解雍正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雍正的一个手段而已,毕竟此时康熙已经病逝,即便是有人怀疑这不是康熙的意思,也无从查证。

  即便是敏妃一下被提高了两个等级,成为皇贵妃,仍旧不能与康熙合葬,只能被称为附葬。

  《汉书》中有言:皇帝生母为皇太后,皇帝祖母为太皇太后,适称皇后。

  这句话什么意思?

  皇帝的生母不管之前是什么位份,只要是自己的儿子登基称帝,便可以尊称为皇太后;而皇帝的祖母同理,则是被尊称为太皇太后。

  有这样资格的人,适合被称为皇后。

  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帝在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庶妃,母凭子贵尊称为皇太后;病逝后先是被追封为孝康皇后,之后又加上了康字,被称为孝康章皇后,得以供奉在太庙。

  再比如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康熙在时最高的位份是德妃,雍正登基后将生母乌雅氏尊为圣母皇太后,死后追谥为孝恭仁皇后。

  不管是佟佳氏还是乌雅氏在夫君在时,都没能被封为皇后,因为儿子登基称帝才有资格成为皇后。

  当然在大清除了皇帝的生母有资格成为皇后,还有一种便是皇帝在时亲封的皇后,尤其是原配的嫡皇后,地位要更高。

  比如康熙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即便康熙不是她所生,仍旧在康熙登基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地位上还是要高于康熙的生母圣母皇太后。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下能称为皇后:便是抚养过皇帝,皇帝非自己亲生。

  比如孝静成皇后,曾抚养过咸丰帝,咸丰帝登基后将其养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被后人称为孝静成皇后。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何有四位皇后能与康熙合葬了。

  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结发的妻子,更是康熙心目当中唯一的白月光。

  孝诚仁皇后虽然是孝庄太皇太后为了除掉鳌拜亲自选的皇后,但康熙与孝诚仁皇后的感情确实令人羡慕。

  孝诚仁皇后出身于满洲正黄旗赫舍里氏家族,祖父是康熙幼年时期的四大辅政之首索尼,父亲则是索尼长子噶布喇,而叔父则是索尼第三子索额图。

  康熙四年,康熙十二岁的时候,孝庄为了能让老狐狸索尼心甘情愿的忠心与康熙,与鳌拜相抗衡,便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直接册封为正宫皇后。

  这一年康熙12岁,赫舍里13岁,其实两个人只相差了三个月而已。

  康熙与赫舍里在大婚之前虽不相识,但二人婚后的是很好的。

  康熙八年,赫舍里生下嫡长子承祜。

  承祜是康熙的第二子,长子承瑞是荣妃所生,但是早夭;承祜便成为康熙实际的长子,再加上是皇后所生,自然身份极为尊贵。

  更何况承祜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康熙喜欢;但很可惜承祜仅四岁便夭折了。

  皇后所生长子承祜方四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

  嫡长子的病逝,对康熙以及赫舍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好在次年赫舍里再次怀孕,并生下嫡次子保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胤礽。

  因为在胤礽出生之前,康熙已经先后有六位皇子夭折,为了让嫡次子胤礽健康长大,便模仿汉人的做法,给嫡次子取名为保成。

  夫妻二人再得嫡子确实让康熙很是高兴,毕竟康熙受汉文化的影响想要立嫡为皇太子。

  但康熙还没高兴一会,赫舍里在产后两小时便去世了,赫舍里是大清唯一一个因为难产而去世的皇后。

  对经历大喜大悲的康熙来说,发妻的突然去世让他一时间无所适从,无心于朝政。

  康熙看到赫舍里难产生下的儿子胤礽,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恨他夺走了发妻的性命,又心疼他跟自己的一样早早的没了母亲,甚至比自己还惨,刚出生便没了生母。

  康熙便将自己对赫舍里皇后的爱全部都转移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在胤礽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将其封为皇太子,而且还亲自教育。

  至于爱妻赫舍里,在赫舍里病逝的时候康熙还没有修建帝陵的打算,但是为了让爱妻早日入土为安,康熙在三藩还做乱的情况下,下旨提前在孝陵的附近找寻一块万年吉地,先修建地宫其他的建筑可以暂缓,让皇后能得以早点入土为安。

  康熙二十年地宫终于修建完成,孝诚仁皇后与孝昭仁皇后一同被葬入景陵。

  那么,孝昭仁皇后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会跟孝诚仁皇后一起入葬呢?

  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其实福分也挺浅的,年纪轻轻便病逝,而且并未为康熙留下一儿半女,可见康熙对孝昭仁皇后有尊敬但并无宠爱,当然这也跟孝昭仁皇后的出身有关系。

  并不是说孝昭仁皇后的出身不好,孝昭仁皇后出身于勋贵家族钮祜禄氏家族:

  祖父是额亦都:大清开国五大功臣之一;

  父亲是遏必隆:康熙的辅政大臣之一。

  可以说是满门荣耀,所以孝昭仁皇后年幼时期便被选入宫中,册封为妃子。

  在大清初期,也包括康熙初年,后宫的妃嫔制度并不健全,并没有我们在《甄嬛传》以及《延禧攻略》中看到得那样有非常健全的妃嫔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 常在以及答应,还有最低的一等为官女子,一般身份低微的宫女被宠幸以后会从官女子开始算起。

  康熙初期,后宫的废妃嫔等级还比较简单: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福晋、小福晋、庶妃

  比如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因为出身一般,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等级比小福晋还低的庶妃而已,若不是康熙登基称帝,或许佟佳氏在历史上并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而孝昭仁皇后刚入宫便是妃位,可见高贵的出身确实对其非常有帮助;当然与一入宫就是皇后的孝诚仁皇后无法相比,毕竟孝诚仁皇后是孝庄为了制衡鳌拜而亲自挑选的孙媳妇。

  而钮祜禄氏出身并不差,之所以没有被直接册封为皇后,其实跟自己的父亲遏必隆有很多的关系:遏必隆虽然是顺治帝为康熙留下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但是遏必隆并没有父亲额亦都那般英勇善战,相反胆小懦弱,而且在强势的鳌拜面前,选择依附于鳌拜。

  鳌拜独断专行,甚至矫旨诛杀大臣,遏必隆作为顾命大臣,并不加以阻止而且也不加以弹劾,只是选择明哲保身。

  康熙八年康熙将鳌拜除掉以后,自然不会放过曾经依附于鳌拜的遏必隆。

  康亲王杰书等人遵康熙旨意对遏必隆议罪,商议的结果是遏必隆一共十二大罪状,应当被处死,并削掉其太师之位。

  但康熙并没有将遏必隆处死,而是免了他的重罪,只是将他太师的职位给革除,原先一等公爵的爵位由其子承袭。

  康熙对这位国丈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若当初遏必隆能态度强硬一些,坚决站在康熙这边的话,我想康熙发妻的位置真可能是钮祜禄氏的。

  遏必隆因无结党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师之职及后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准留与伊子。

  而且孝昭仁皇后还有一层身份:是鳌拜的义女。

  康熙如此憎恨鳌拜,作为他的义女康熙不喜欢是很正常的。

  但历史并不能假设,不过到了康熙十六年钮祜禄氏被康熙册封为皇后。

  而康熙之所以选择将钮祜禄氏册封为皇后,而不是自己更加心仪的表妹佟佳氏(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其实是孝庄的意思。

  孝庄太皇太后之所以一再催促康熙将钮祜禄氏立为皇位,跟当时大清的局面有关,也就是说孝庄完全是为了朝政考虑。

  作为一国之君,朝政永远都比感情重要。

  而且虽然遏必隆被康熙惩处,但遏必隆背后的家族—钮祜禄氏家族在大清的影响力还在。

  从康熙十二年开始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开始作乱,朝廷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平叛之乱。

  康熙为了满洲贵族内部的团结,便听从孝庄太皇太后的意思,将钮祜禄氏封为皇后。

  钮祜禄氏被封为皇后以后,确实也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她主动请求康熙为自己的家父遏必隆修建家庙,康熙同意了,而且亲自撰写庙文。

  康熙之所以如此重视为国丈遏必隆修建家庙的事情,是因为通过此举,告诉满洲老贵勋们,朝廷没有忘记你们。

  如此一来,这些八旗子弟才会更加忠心耿耿地为朝廷卖命。

  但可以说不管是孝诚仁皇后还是孝昭仁皇后,对康熙建功立业都有不可忽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孝昭仁皇后只在后位上半年的时间,便病逝了。

  孝昭仁皇后病逝的时候,康熙的帝陵仍旧没有修建完成,等到康熙二十年,与孝诚仁皇后一起葬入景陵地宫。

  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按照辈分的话应当称呼康熙一声表哥,因为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既是康熙的舅舅。

  所以孝懿仁皇后还有天下第一夫人之称。

  其实佟佳氏一开始出身并不高,出身于汉军正蓝旗,但因自己的姑母孝康章皇后以及伯父佟国纲的缘故,全家被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成功进入大清贵族行列。

  佟佳氏在康熙十五年入宫,入宫时只是一个格格;次年在康熙第一次大封六宫时,被封为贵妃,还是深得康熙宠爱的。

  孝昭仁皇后病逝以后,还是贵妃的佟佳氏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处理六宫事宜;在康熙二十年,康熙第二次大封六宫时,被封为皇贵妃。

  咨尔贵妃佟氏。

  毓生名阀。

  协辅中闺。

  温惠宅心。

  端良著德。

  凛芳规于图史、夙夜维勤。

  表懿范于珩璜、言容有度。

  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进封尔为皇贵妃。

  其实按照佟佳氏的出身、能力以及康熙对她的宠爱来说,被封为皇后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接连失去两位皇后的康熙,便以为自己克妻,不再封皇后。

  佟佳氏曾为康熙生下一位公主,但是公主早早便夭折了,之后再无生育。

  康熙心疼、信任佟佳氏,便将还是宫女的乌雅氏所生的皇四子胤禛交给佟佳氏抚养。

  胤禛便是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很感激养母对自己的培养,即便是登基以后还是赞颂养母的美德;另外宜嫔郭络罗氏所生的皇五子胤祺,也曾被送到佟佳氏的宫里抚养过一段时间。

  能让佟佳氏抚养别的妃嫔所生的儿子,这需要康熙的信任。

  但在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病重,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嫡母)很是怜惜,并且想到佟佳氏多年来抚养皇子的功劳,孝昭仁皇后死后多年一直六宫无主,便给康熙下了一道懿旨:让康熙将佟佳氏封为皇后。

  七月初九康熙下旨,正式将佟佳氏册封为皇后。

  因为佟佳氏生命垂危,册封皇后的典礼便昼夜准备,在七月初十便举行了大典。

  但佟佳氏实在是福薄,在当天下午便病逝了。

  仅在后位上半天的时间,成为整个大清在后位上时间最短的皇后。

  康熙很是悲痛,下旨按照皇后的规格下葬佟佳氏。

  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

  康熙的前三位皇后都是在康熙活着的时候亲自册封的,只有孝恭仁皇后是母凭子贵,因自己的儿子胤禛继承称帝,被尊为皇太后,才有资格与康熙合葬一处。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父亲是参领威武。

  乌雅氏是通过选秀入宫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妃嫔(有的说法是乌雅氏一开始是孝懿仁皇后宫里的宫女),被康熙宠幸后怀孕生下胤禛。

  乌雅氏总共生了六个子女,是为康熙生下子女最多的妃嫔之一;不过有一子二女早早便夭折了。

  如此看的话,康熙还是比较宠爱乌雅氏的。

  因乌雅氏生长子胤禛时位份低,并不能亲自抚养皇子,胤禛便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那里抚养。

  后来因为乌雅氏又接连生下两子(有一子夭折)三女(只有一女长大成人),自然没有精力去关心别宫抚养的胤禛。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

  后事圣祖。

  康熙十七年,世宗生。

  十八年,为德嫔。

  二十年,进德妃。

  世宗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

  尤其是对幼子胤禵,乌雅氏是极为宠爱,而对胤禛则是态度非常冷淡,生母如此厚此薄比,胤禛怎么能感受不到呢?

  乌雅氏在康熙朝最高的位份便是德妃,康熙病逝以后,母凭子贵成为太后。

  康熙病逝后乌雅氏表现得非常悲痛,不吃不喝,想要殉葬与康熙帝;在大臣与雍正帝劝说下,乌雅氏才放弃。

  雍正虽然已经登基称帝,但九王夺嫡之争仍旧在延续,而且延续了几年的时间雍正才完全将自己的敌人除掉。

  即便胤禵是自己的同母胞弟,但因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储与雍正作对,被雍正软禁起来。

  关于乌雅氏的死有一种说法是:乌雅氏想要见自己的小儿子被雍正拒绝,乌雅氏一气之下便撞柱而死,所以雍正便有了逼死生母的罪名。

  但是雍正在后来的《大义觉迷录》中为自己辩解了。

  不过乌雅氏确实死的比较蹊跷,在康熙病逝后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也病逝了,而是从发病到病逝不到两天的时间,确实令人怀疑。

  乌雅氏在生前与已经继承称帝的雍正百般作对,拒绝搬到太后居住的宫殿,拒绝雍正给自己的徽号等,乌雅氏病逝后,雍正让生母接受了她原本不愿意接受的一切。

  乌雅氏病逝后并没有即刻下葬,因为康熙的棺椁还停放在景陵的隆恩殿内,等到雍正元年八月十八的时候,乌雅氏与康熙合葬景陵。

  与康熙合葬的除了四位皇后外,还有一位皇贵妃—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按照大清的规矩:帝后合葬一处。

  至于让皇贵妃附葬于帝陵,雍正是第一人。

  雍正是通过九王夺嫡好不容易争得皇位,为何敢违背祖制将一位皇贵妃葬入景陵呢?

  敬敏皇贵妃在康熙一朝最高的位份就是敏妃,而且敬敏皇贵妃的出身并不高,是包衣出身。

  雍正之所以将已经病逝二十余年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不为别得,就是为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

  胤祥是敬敏皇贵妃唯一的儿子,虽然与雍正不是同母所生,但是二人之间的感情很不错,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

  在康熙晚年九王夺嫡之中,胤祥是唯一一个支持雍正夺嫡的兄弟。

  雍正继位以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并且被任命为议政大臣。

  雍正登基初期,确实能信任重用的人并不多,胤祥作为自己的心腹自然是要被重用的。

  为了表示出对胤祥的重用,也是为了让胤祥对自己更加的忠心,雍正便将胤祥已经病逝二十多年的生母敏妃追封为皇贵妃。

  那么章佳氏本身呢?

  章佳氏在康熙朝时生下一子二女,由此可见康熙对章佳氏还是可以的,虽算不得十分受宠,但相比那些没有上下一子半女的妃嫔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章佳氏温柔善良,在康熙三十八年病逝后,康熙赐予谥号敏妃。

  在章佳氏死后不满百日,皇三子胤祉竟然擅自剃发(按照大清的规矩,若是妃嫔去世的话,皇子以及王公大臣是不可以剃发的),康熙非常生气,下旨将胤祉拘禁与宗人府。

  对胤祉最终的处理是:革除其郡王的爵位,降为贝勒。

  但不管康熙有多喜欢章佳氏,但在康熙一朝章佳氏最高的位份就是敏妃。

  敏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病逝后二十多年居然会连升两级,被追封为皇贵妃,还有与康熙同葬景陵的待遇。

  可见生儿子还是一个技术活,就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胤祥,大清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的心腹,所以才会有如此死后荣耀。

  康熙是大清的第四位皇帝,大清入关的第二位皇帝。

  正值大清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很多:鳌拜、三藩之乱、黄河等,需要银子的地方自然也多,更何况康熙还很年轻自然不需要着急修建陵寝。

  但孝诚仁皇后的突然病逝,让康熙不得不提前挑选万年吉地的位置开始修建陵寝。

  到康熙二十年康熙的帝陵终于初步完工,孝诚仁皇后与孝昭仁皇后得以入土为安。

  孝懿仁皇后病逝后,也由康熙亲自陪着,葬入景陵地宫。

  其实康熙在布局自己陵寝的时候,压根没有给敬敏皇贵妃留位置,因为敬敏皇贵妃按照规矩应当被葬入妃陵;而雍正继位后,下旨将敬敏皇贵妃附葬与景陵地宫,所以一般我们认为敬敏皇贵妃是雍正硬塞进景陵的。

  当然不管是不是康熙的意思,敬敏皇贵妃能得以与康熙合葬一处,确实是无上的荣耀。

  以上就是历史上除了皇后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410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