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输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2-04 17:55 阅读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潜台词其实就是,刘备太感情用事,不该打夷陵之战!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了共识。

  关于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的这些相关资料: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惨败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之所以非要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

  潜台词其实就是,刘备太感情用事,不该打夷陵之战!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了共识。

  但实则却并非这么简单!咱先说大的方面。

  当时曹丕篡汉,被刘备集团视为国贼,赵云就用这个观点,劝说刘备放弃伐吴,要打也应打曹魏。

  同时由于东吴方不讲武德,背弃盟约夺荆州杀关羽,跟刘备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这就决定了孙权必须要把不讲武德,坚持到底。

  故而孙权,也已经着手布置攻夺西川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必须要做出反应:不是伐吴,就是攻魏,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

  攻魏,是种道义表态:汉朝没亡,我刘备是大汉正宗。

  伐吴,显然是生存需求。

  现在问一句:倘若你是刘备会选择哪一个?想必都会如刘备一样,先活下来再说!所以刘备选择伐吴,从大局观上来看是没错的。

  咱再从小的方面谈。

  曹丕在登基后,曾广泛征求过智囊的意见,因为谁都能看出来,刘备和孙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这点必须要表扬一下曹操,关羽的头颅被送来后,他给予了厚葬。

  其中,刘晔的意见最犀利,他表示:刘备必会去揍孙权。

  一是感情方面没法交代,刘备和关羽恩若父子,且关羽还是蜀汉原始股,若关羽被杀了刘备却没啥行动,还如何带队伍?二是地理方面困难太大,蜀远吴近,又闻中国(曹魏)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由曹魏方面的意见,反推刘备,显然也是适用的。

  故而刘备伐吴是不可避免的。

  也就是说,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了,而是必须要打!

  二、刘备的战略诉求

  既然必须要打,刘备就必须要保证如下二点。

  其一:取得绝对权威。

  也就是统一意见,开动战争机器。

  刘备称帝和压制批驳赵云等反对伐吴的意见,便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蜀汉一盘棋。

  其二:战略诉求。

  也就是说,刘备伐吴想得到什么结果?无非三个。

  一是灭吴,二是为关羽报仇,三是拿回荆州。

  只这三点诉求。

  显然刘备想一战灭吴,有点不现实,别说蜀汉了,就是曹魏都不可能。

  为关羽报仇,根本不能称之为战略诉求,故而排除!唯有拿回荆州了。

  因为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的争斗的前沿,甚至是晴雨表。

  自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方各持荆州一部分。

  谁能完全掌控住荆州,谁就将成为最终的胜者,反之谁就会被淘汰出局。

  故而荆州地区的战斗最频繁,也最有名。

  关羽在这里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张辽在这里,一个威震逍遥津过后,把孙权虐成了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而曹仁也是在这里阻击周瑜,得到了曹天人的称号。

  吕蒙在这里白衣渡江,干倒了三国第一名将关羽。

  从之前的荆州战斗来分析,显然刘备此来动静只会更大。

  毕竟他是亲征,在不能完全排除刘备灭吴的战略选项后,让蜀汉势力再回荆州,重新加入三国争霸游戏,是最合理和现实的战略诉求。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并不是如《三国演义》所言的,是倾国之兵,多达70万,而仅仅是五万左右。

  且也留下了赵云等名将,并未把蜀汉全部精锐带出。

  三、高估了曹丕

  从刘备的战略诉求,和相关准备布置来分析,他显然是对曹魏寄予了厚望,且刘备也早有相关准备。

  比如在曹操死时,刘备就命人代表自己赶去吊唁,仿佛是为了回馈,曹操厚葬关羽。

  但实则却是想借此机会,一则摸摸曹魏的底,二则是想跟曹魏达成一些和解,只不过被曹丕拒绝了。

  这其实对刘备产生了一些影响。

  毕竟三国游戏,若两方掐架,那么第三方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那么刘备对曹丕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曹丕,加入到伐吴之战中。

  因为这是曹魏的战略布置决定的。

  在蜀汉这方面,曹丕仅把曹真放在了雍凉地区。

  曹休、曹仁、夏侯尚等,几乎全都围绕着东吴方面布置开来——别的东西都可以骗人,可统兵大将的布置,就代表着曹魏的战略重点,这如何能骗人?因此,刘备之所以敢伐吴,就是对曹丕寄予希望,想跟曹丕心照不宣地来个两路夹击。

  同时,刘晔对这种战略态势,也看得很清楚,劝曹丕伐吴时这样说: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势也。

  

  也就是说,倘若我们趁机揍孙权,这是刘备求之不得之事,他必会高高兴兴地让利给我们!

  从曹魏的战略布局来分析,若是曹操活着,必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趁机加入伐吴之战。

  毕竟,想大规模调动兵力去伐蜀,受制于蜀远吴近,曹魏这里还没调兵完毕呢,刘备就能赶回西川(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可如此明显对曹魏有利的局势,曹丕却出人意料地智商不在线,玩起了坐山观虎斗,完全置身事外。

  所以如今只能说,曹丕不是曹操!显然刘备高估了曹丕,使本来的必胜的局势,产生了变化。

  四、否决了手下大将妙计

  即便曹丕智商不在线,刘备也依然有胜利的可能。

  陆逊作为刘备的对手,对夷陵之战最有发言权,他在给孙权的信中,曾如此说道: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

  

  即,刘备兵败夷陵的最大失误便是放弃了,陆逊最惧怕的水陆俱进,只想在陆战中,打垮东吴。

  不过对于这关键一点,不仅只有陆逊看出来了,刘备手下大将黄权也看出来了,他曾给过刘备一条妙计: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显然黄权不仅看出了陆逊的弱点,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且还给出了破敌妙计:我黄权当先锋,针对他们进易退难的弱点死死贴住。

  你刘备应统大军随后视战况而定,或攻击或救援或撤退等。

  哪料刘备却否决了,反而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由此导致了,刘备兵败后,黄权归蜀的道路,被东吴断绝,逼得黄权最终投降了曹丕。

  因此,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本不是错,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如下两点,其一是外因,过高估计了曹丕,其二是内因,否决了黄权的妙计。

  以上就是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惨败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405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