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3-01-28 11:40 阅读

  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虽然这把酒言欢的好兄弟对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并不起决定作用,但研究中晚唐社会风貌和政局走势,这两个人又却是绝对绕不开的核心人物。

  关于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的这些相关资料:

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

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朝大臣、文学家。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中晚唐的大才子,有一对好兄弟不能不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另一个则是较白居易在官场上混得更风生水起的大才子元稹。

  虽然这把酒言欢的好兄弟对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并不起决定作用,但研究中晚唐社会风貌和政局走势,这两个人又却是绝对绕不开的核心人物。

  相较于仕途中规中矩的白居易,当上宰相的元稹,他的干部履历表则非常出奇。

  为官逃不过写材料,为大官者善于写材料。

  从一个角度来说,能写材料不仅仅说明文笔出众,更多的则说明处于核心。

  白居易中年时由主客郎中迁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主要对接宰相),在官阶上固然是一次颇快的升迁奖励,但从接近皇权的观点看,他在舍人院任中书舍人,恐怕远远不如他的朋友元稹那样,在学士院(皇帝的办公厅),成了翰林学士(皇帝私人顾问),更接近皇权。

  这以后,他做过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国家司法副职)、河南尹等官(河南地区一把手),品阶虽高,但不外乎闲散或牧守一类的高官。

  他从来没有做过节度使或宰相,在唐史上不算是一个接近皇权的高官。

  然而,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同样以郎官充任过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书,主要对接皇帝),但后来他的权势,就比白居易大多了,官至宰相和节度使,主因是元稹显然比白居易善于营钻。

  历史学家陈寅格即形容他为极热中巧宦之人。

  例如,他从荆州江陵贬官回京后,却平步青云,在宪宗元和十五年五月,以祠部郎中(礼部中层官僚)的职级去当知制诰,也就是挂个闲职来皇帝身边起草诏书,约两年后就官至宰相,升迁可谓神速,这靠的就是他跟几个皇帝身边极为信任的宦官关系。

  同样是起草诏书,元稹先以祠部郎中知制诰,这点跟白居易以主客郎中迁中书舍人相似,但接下来,两人的官历便大不相同了。

  白居易只不过升迁为舍人院的中书舍人,属于宰相的权力班子,接着便出守杭州,从此远离皇权中心,元稹则一步一步向皇权靠近。

  关键就在于他诰文写得好,又善于结交权力权贵,被皇帝召入自己的办公厅。

  元稹在学士院时,写过一篇《承旨学士院记》,里面记录了他自己的官历:

  长庆元年(821)二月十六日自祠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

  二年十月十九日,拜工部侍郎出学士院。

  二年三月,拜本官、平章事(宰相别称)。

  换言之,元稹当国家礼仪部门的中层官僚历时不到一年,就在821年二月被召入皇帝办公厅,可谓神速,甚得恩宠。

  更让人讶异的是,他一入翰林那天,竞同日升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

  紫金鱼袋是三品高官才能有的章服。

  元稹的官品未到,原不能衣紫,现在由皇帝赐给他紫服金鱼袋,自然是一种特殊的皇恩。

  这一年,他才不过43岁,非常非常年轻,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未来进入政治局干常委的节奏。

  实际上,元稹被召入学士院,不但是任翰林学士,而且还是

  翰林学士承旨。

  所谓承旨,即众翰林学士的头目,就是皇帝的办公厅主任(类比中办主任),权力远大于一般的翰林学士。

  据元稹自己的描述,任承旨者,凡大诰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可谓大权在握。

  元稹一入翰林,便如此神速被任命为承旨,从他的官历看,确实如他自己所说,不顾班资,近日宠荣,无臣此例。

  他如此得宠,以致其他宦官

  争与稹交,当时皇帝最信任的大宦官魏弘简尤其与元稹关系好,两人在皇帝身边基本垄断了信息的传导,时任皇帝唐穆宗也是非常倚重这两个左膀右臂。

  但这种高调作风,自然引起其他人的忌妒。

  河东节度使裴度便三上疏,言稹与弘简为刎颈之交,谋乱朝政,言甚激讦。

  穆宗顾中外人情,乃罢稹内职(翰林学士又别称为内职),改授他工部侍郎出学士院。

  所谓高处不胜寒,当权力达到极点,那便是万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对于视皇权为生命的皇帝来说,元稹只不过维护皇权的一个工具,当维护皇权的工具变成威胁皇权的工具时,兔死狗烹便不远了。

  好在唐穆宗是个爱才之人,看在元稹的才能份上没有杀他。

  综上,元稹的干部履历表之所以出奇,可以总结几点原因:

  一是老生常谈的文笔才能。

  文字与语言相通,但凡接近权力中枢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起草能力,语言落在纸上便是文字,文字跃于纸上便是语言。

  在今天,写材料是升官的手段;是在唐代,书写诗赋是通往权力中心的入场券和通行证。

  元稹但凡是个文笔平庸者,史书也就不会记载他什么事了;

  二是道路选择好。

  人生往往就那么几个凤毛麟角的机会,一个选择往往产生影响一生的蝴蝶效应。

  都是靠文笔进入仕途,其实论文笔,白居易能比元稹差?关键在于道路的选择、部门的选择。

  一个是宰相班子,一个是皇帝班子,从开始就决定了仕途的高低走势。

  当然,人生在世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完全作主的,这就要靠自己的钻营本事了;

  三是善于钻营结交。

  古往今来官场的规则不曾变过,长者门荫后进之人,后进之人维护长者的利益,利益会促使同一类人共进退。

  相比白居易的清心寡欲,元稹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吸引官场权贵的注意力,从而与他们结成利益关系,进身既得利益阶层。

  是金子会发光,是个有用的人,不会缺少结交者。

  最后想带一点,既然是一块喝酒的好哥们,元稹在朝中当宰相,就不知道提拔一下自己的好兄弟白居易?

  元稹怎么想的今天我们是不得而知了,但想想做到那个高位的人估计考虑的事情就多了,毕竟人生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感情。

  以上就是元稹与白居易是把酒言欢的好兄弟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98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