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和百姓为何不愿意打官司,古代不是谁想告状就能告状的,如果想告状就能告状,那官员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在衙门等着接状子了,这不现实。
关于古代官员和百姓为何不愿意打官司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古代官员和百姓为何不愿意打官司的这些相关资料:
古代官员和百姓为何不愿意打官司
在明清,打官司的流程是怎样的?为何官员和百姓都不愿意打官司?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第一道程序是"放告",就是允许老百姓告状。
古代不是谁想告状就能告状的,如果想告状就能告状,那官员一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在衙门等着接状子了,这不现实。
同时,官府也不想助长百姓告状的氛围。
所以,官府接受百姓诉状是有时间限制的,要么是逢五逢十,要么是逢三逢八,各地不同。
在这几天衙门打开,允许百姓告状,称为放告。
一般每个月只有几天放告,同时照顾到农业生产,农忙时节不放告。
比如五月、六月、九月、十月,大家都忙着田里的活,不允许告状,节假日也不放告。
所以算下来,一年真正允许老百姓打官司的也就四五十天,万一碰上刮风下雨下冰雹或者是官员公出、新旧交接,又得减去几天,老百姓真正能打官司的时间也就三十多天。
当然,恶性刑事案件不受放告限制,随时可以告状。
比如,大街上有江洋大盗拿着大刀斧头群殴,又比如某处发现无名尸体,这种事情官府要随时处理。
官司要从下往上,一层一层打,要去归属地的州县告状。
知县、知州拿到状子,收还是不收,是有讲究的。
兄弟分家产,知县不收;夫妻闹离婚,知县一般也不收;邻里矛盾,知县还是可能不收。
大多数案子,州县官员是不会收下状纸,也就是说是不予立案的。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基层官员的工作压力很大,客观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太多的案子。
尤其是明清以后人口暴增、资源紧缺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诉讼案件与日俱增。
乾隆年间,汪辉祖在偏僻的湖南宁远县担任知县,每年收到的诉状超过一万张,更不用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官员了。
审案几乎占去了州县官员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他们不可能什么案子都接,都劳神费力去处理。
而老百姓闹到官府的纠纷,绝大多数是民事纠纷,很少有刑事案件。
民事纠纷又集中在两类,第一类是财产纠纷,商品买卖、争夺田地、分割遗产、子嗣过继,等等;第二类是感情矛盾,离婚、通奸、私奔,等等。
古代基层官员认为官府不便于硬性介人这些民事纠纷,况且很多事情不道德,很害臊,家丑不可外扬,完全可以找族长,找乡绅来解决。
甚至可以当场劝解,让原被告双方协调出一个解决方法来。
官府就这样把大多数案子推给了社会力量来化解。
其次,基层官员在主观上对告状的百姓有贬低、排斥心理,要打击兴诉、健讼。
普通百姓可以把纠纷摆到衙门大堂上去理论,前提是他必须承受书吏、差役等群体的骚扰、侮辱和勒索。
他必须做好迎接一切困难的心理准备,除了心理磨难,打一场官司就要扒一层皮,而且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还不一定有明确的结果,所以,只有被逼上绝路、真正绝望的人才会到衙门口打官司。
他不打官司就活不下去了,这才鼓足勇气去诉讼。
从这一点判断上延伸开来,官员也好、旁观者也好,如果不是判断一桩案子的当事人走投无路、生活难以为继了,那么他们就会判断这个当事人是故意打官司,图谋什么东西。
这样的人,不是"刁民"是什么呢?所以,在古代司法制度的大环境中,人们对兴诉、健讼的人没有好感。
这是政治制度层面的逻辑结果。
如果知县、知州判断这个案子不可能推给社会力量化解,必须由官府出面,同时认定告状之人不是狡猾的刁民,他就会收下状纸。
这叫作"挂号",案子在官府记下了。
这是第二道司法程序。
第三道程序是"发差"。
官府派差役去拘传原告、被告、相关人等,或者搜集证据。
第四道程序是差役在官府规定的期限内,把相关的人证、物证调齐,把差事注销,叫作"销差"。
这两个程序是差役们上下其手、营私舞弊,吃完被告吃原告的时候,也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遇到刑事案件,官员往往亲自出马,带领仵作、差役、幕僚等亲临现场查勘,传问人证,搜集各种证据。
第五道程序是"过堂",审问相关人等,官员进行判决。
过堂有了结论,官员要把相关情况写好案卷,附上证词、证据,如果有人证还要看管好人证备查。
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和笞、杖刑案件,州县官员就判决生效(审结)了,司法案卷留着备查就行。
徒刑及以上的案子,州县官府没有权力审结,必须把案卷、人犯押送到知府衙门,进行第二级审讯。
州县是第一个审级,叫初审。
知府衙门是第二个审级。
知府再审,判断没有问题了,报给道台;如果有问题,发回县衙门重审。
道台和知府一样,也是复核一遍,没有问题,发给按察使。
按察使的复审,是第三个审级。
他可以审结徒刑案件,不用再上报,流刑死刑案子必须上报巡抚或者总督。
巡抚和总督有权力决定流刑的判决,但需要把流刑判决上报中央刑部备查。
死刑判决,督抚还需上报刑部,特别重大的案子要直接上报皇帝。
案子到了中央刑部后,就进入了最高审级。
刑部要对死刑案件从头进行复核,往往会调阅地方的案卷,还会要求押解人犯到京受审。
死缓的就归入监候,立刻执行的归入立决,报皇帝裁定。
死刑立决的案子并不多,大量案子都判了监候。
监候不是说不执行死刑了,而是留到秋天进行"秋审"。
秋审由刑部秋审处负责,秋天的时候把历年积压下来的死缓人犯、案卷,全都拿到天安门前面排开,一个一个审问。
死缓案子最终有这么几种可能,第一种是确定为死刑,归入"情实",推出天安门西边的虎门。
第二种是觉得案件还有疑点,归入"可疑",留待第二年再秋审。
第三种是"可矜",指的是犯人罪有应得,情有可原。
可矜的犯人可能减等处理,改判流刑或者充军。
第四种是罪犯的确得判死刑,但他是九代单传,如果把犯人杀了不合适,就归入"留养"。
留养的犯人可能减等处理,并增加附加刑。
秋审判决,大多数监候案件都会归入"可疑",继续关押,再推给下一次秋审。
有的死缓犯人,可能坐了二三十年的大牢,最后遇到大赦而出狱。
如此反复,也是为了凸显司法中的道德色彩。
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一般会组织三法司会审。
三法司确定后,立决的由皇帝勾决。
这样的设计,赋予不同的审级不同的权力。
死刑要经过七道审讯,在程序上是非常严密的。
中国古代社会对司法其实是排斥的。
大家觉得打官司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有事尽量不要往官府跑。
官员不愿意老百姓打官司,多一桩官司就证明有一群老百姓没有教化好,是官员工作不力的表现;多一起诉讼就证明统治不像预想中那么平稳顺滑,有矛盾、有冲突,每一起诉讼都暴露出行政治理的一个问题。
更何况,万一遇到了疑难杂案,迟迟难以审结或者审判错误,官员会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搭进去。
古代很少出现恶性刑事大案,一旦发生了,整个地方都会轰动,上级官府会施加极大的破案压力。
在清朝,死刑案件州县官府要在三个月以内审讯完结,如果是特别重大的刑事案件,死亡多人,州县官府必须在两个月内审讯完结。
逾期就要处罚官员,逾期越久,官员的处罚就越重,直至革职留任,破案后再做处理。
多少冤案,就是在巨大的破案压力下产生的。
老百姓也不愿意打官司。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打官司都得到监狱里走一趟,因为随时要准备受审。
万一案子审个十天半个月,不但没了正常收入,而且还要给牢头和狱霸送礼行贿。
过堂的时候,上上下下又要打点。
县官老爷得贿赂,不然担心他动刑,或者做出不利的判决;差役也得贿赂,不交钱的话要受皮肉之苦;书吏还要贿赂,不交钱的话他把你的案子往后拖,八月初一"挂号",十月初一才"过堂",你要在监狱里待两个月。
如果行贿了几两银子,他可能八月十日就安排过堂了。
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的另一个原因是精神受辱。
古代司法案件,相关人等都要羁押,随时候传,有家不能回,受尽差役、狱卒的侮辱。
更何况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王五成了张三和李四案的证人,王五说话,总会得罪一个人,得罪了一个人就意味着得罪了他整个村子的人,得罪了他整个宗族的人,所以老百姓不愿意牵涉到案子里去。
很多时候,差役发差,到村子里一看,整个村的人都跑光了,找不到一个证人。
万一碰到了人命大案,县官带着一大帮人到村子勘察,翻墙倒柜,能把半个村子都指为现场,半个村子│的人都回不了家。
差役们说你家房间是第一现场,那你就回不了家了,他说四邻都有嫌疑,所有的人都得抓回去。
所以碰到杀人案,村民宁可把尸体移到邻村去,也不能让人去报案。
有的当事人,官司打了一半,坚持不下去了,要撤诉,他还得行贿送礼,给差役和书吏"息诉钱"或者"和解钱"。
所以,一般人不是被逼上绝路了,是不会打官司的。
以上就是古代官员和百姓为何不愿意打官司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6252.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