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之治有哪些不足,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侵宋,宋朝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迁都躲避,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
关于咸平之治有哪些不足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咸平之治有哪些不足的这些相关资料:
咸平之治有哪些不足
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
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侵宋,宋朝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迁都躲避,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
真宗决定就此罢兵,订立澶渊之盟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
宋朝的经济,国家收入大大超过了唐朝。
公元1009年,国家年度的各项收入是唐朝的七倍。
遇到了天灾的年份,年收入仍然达到唐太宗时期的三倍左右。
粮食亩产量从唐代2石提升到3石。
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北宋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史称咸平之治。
不足
咸平之治是在吸取了五代更迭迅速的教训的基础上,对新政权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不仅成功地避免了短命王朝的命运,而且在军事、 政治和经济等诸方面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不过咸平之治的主要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宋朝出现的具体问题上,但到真宗朝后期,并未适应时代变化对宋朝初期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谨守成宪 , 不思更革,反而导致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已经显现的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北宋王朝日渐衰败的主要原因。
治理
权力过分集中,结果只中央有权而地方无权,皇帝有权而百官无权,这便严重地影响了地方和官员的积极性,使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
出现了大量的新机构和新官员,形成了机构重叠、系统紊乱、名实不符的官制结构,结果遇事推诿,行政效率低,严重影响国家机器有效运转。
痴迷道教,东封西祀。
黄老思想强调清静无为,少思寡欲,反映到政治上表现为墨守成规,因循持重,反对生事,力求苛守祖宗成法。
因而当面对内政不肃、社会矛盾激化、外敌扰边的严重局面时,黄老思想只能是统治者作为逃避现实,不思革新的借口。
起掩盖统治者因循苟且行为的作用。
北宋社会也因此产生一种颓废的社会风气: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人人因循,不复奋励。
而宋真宗东封西祀的直接后果是使北宋付出了国库耗费过半的沉重代价,将北宋建国以来,太祖、太宗以及真宗前期十多年来的积蓄消耗殆尽,遂至海内虚竭。
军队
为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实行更戍法,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失灵,战斗力越来越弱的后果。
尤其是养兵之策带来的后患更为明显,将大批饥民拉入军队,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还造成了冗兵冗费的恶果。
评价
咸平年间从战争到和平,创造了财富;从廉政建设到政治清明,发展了经济;从拉动消费到促进繁荣,千年前的那个朝代,成为了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朝代,经济总量占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中国封建王朝生活水准最高、最繁荣的时代。
赵恒在位的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这个时代将北宋王朝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后期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宋仁宗庆历初年,枢密副使富弼对真宗朝咸平之治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描述:宋有天下九十余年,太祖始革五代之弊,创立法度,太宗克绍前烈,纪刚益明。
真宗承两朝太平之基,谨守成宪,……安然奉行,不思革。
至使民力殚竭,国用乏匮,吏员冗而率未得人,政道缺而将及于乱。
王称:宋兴,承五季之馀,天下得离兵革之苦,至真宗之世,太平之治,洽如也。
咸平以来,君明臣良,家给人足,刑措不用,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德明纳款,抚以恩信,于是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
噫! 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以上就是咸平之治有哪些不足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5541.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