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探索

茶马古道经过哪些地方 茶马古道经过了哪些地方

来源:达达搜探索 时间:2022-10-17 21:40 阅读

  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已将茶作为商品进行贸易。

  关于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的这些相关资料:

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

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

  还不知道: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其实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川藏道是开通时间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也最大的大道。

  汉代

  四川古称天府,是中国茶的原产地。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已将茶作为商品进行贸易。

  当时,蜀郡的商人们常以本地特产与大渡河外的牦牛夷邛、莋等部交换牦牛、莋马等物。

  茶作为蜀之特产应也在交换物之中。

  这一时期进行商贸交换的道路古称牦牛道,它可算是最早的茶马古道。

  这条最早的茶马古道,实际上即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段,只不过南丝路由成都、邛崃至旄牛县后,进入康、泸地区,而是转向南,西昌地区,然后进入云南,再通往印缅。

  唐宋

  唐代,伴随文成公主下嫁而兴起的唐蕃政治、经济、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

  唐人饮茶之习也被传入吐蕃,逐渐成为社会风习。

  宋时,中央政府正式与藏区建立起了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随着茶马贸易的加強,茶马古道亦随之有了较大的展拓。

  这一时期的茶马大道主要为青藏道,即通常所说的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在前期主要是一条政治交往之路,后期则成为汉藏贸易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

  这条茶道一直延续至今,经由这路输往藏区的川茶被称为西路茶。

  明清

  元代,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为发展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区大兴驿站,于朵甘思境内建立19处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大道大大延伸。

  明朝特别重视茶在安定藏区、促进国家统一中的作用,政府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机倒把。

  于是,四川不仅是边茶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成为了茶马互市的最主要贸易区。

  明代川藏茶道分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两条。

  南路茶道中,由邛崃、雅州至打箭炉段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荣经,逾大相岭至黎,经泸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因其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为大路;另一条是自雅安经天全两河口,溯昂州河,越马鞍山(二郎山),经岩州,过大渡河,至烹坝,到打箭炉。

  因系山间小道,故又称为小路。

  由这两条路上运输的茶,分别被称为大路茶与小路茶。

  自打箭炉至西藏的茶道路线是:打箭炉北行,经道孚、章古(炉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林葱(原邓柯县)至卡松渡过金沙江,经纳夺、江达至昌都。

  然后经类乌齐、三十九族地区(丁青、巴青、索县等地),至拉萨。

  由于这条路所经大部分地区为草原,适合大群驮隊行住,故自明至清,一直是川藏茶商驮隊喜走之路。

  西路茶道:由灌县沿岷江上行,过茂县、松潘、若尔盖经甘南至河州、岷州,转输入青海。

  清代,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与西藏关系的密切,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炉(康定)设立茶关。

  之后,又于大渡河上建泸定桥,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

  原由碉门(天全)经两河口、昂州河、岚安、烹坝、打箭炉的茶道,改为天全-两路口-门坎山-马鞍山-泸定桥-打箭炉一线。

  岚安口岸由此衰败。

  打箭炉成为川茶输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枢纽。

  清代打箭炉至昌都的南、北两条茶马大道是:

  南路大道:由打箭炉经里塘、巴塘、江卡(芒康)、察雅至昌都。

  由于这条路主要供驻藏官兵和输藏粮饷来往使用,故习惯上称之为川藏官道。

  但实际上此道也经常是茶商驮队行经之路;

  北路大道: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

  此道原为明代川藏茶马古道的大道,是运茶驮队主要行经的道路,故习惯上被称为川藏商道。

  两道汇合于昌都后,由昌都起又分为草地路和硕达洛松大道两路,至拉萨汇合。

  以上就是川藏茶马古道经历了哪些变化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20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