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他是贤臣,也是忠臣,更是权臣,他以一已之力在三国中演绎了一段不朽传奇。
关于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的这些相关资料:
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
还不知道:诸葛亮在蜀国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的读者,下面达达搜探秘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的诸葛亮有着天下奇才的美誉。
他是贤臣,也是忠臣,更是权臣,他以一已之力在三国中演绎了一段不朽传奇。
那么刘备死后,蜀汉格局大变样,继任皇帝刘禅给他这位汉家丞相,究竟授予了什么样的职权,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深层次玄机呢?这是必须破解的一个大谜团。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下达任命策书的同时,又针对诸葛亮的职权,宣布了如下配套性诏命:
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
短短九个字,含义却非常丰富。
具体来说,这是对诸葛亮的官衔、职权、威权三大重要方面,做出了充分而明晰的界定。
下面逐一说明之。
其一,此处的丞相,是诸葛亮正式的官衔,也就是所谓的本职或者本官。
这一正式官衔,主要决定了他官阶级别的高低、领取俸禄的多少以及相关待遇的等级等方面。
古代封建王朝集中在君主手中的皇权,是国家机器权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实际上由三部分构成:决策权、审批权和执行权。
大体说来,在三国之前,西汉时期实行丞相执政制,丞相是中央行政系统的首脑,朝廷百官之首,对皇帝负责,一般只设置一人,有时也称为相国。
由于对权力没有非常明确的划分,丞相不仅掌控了三大权力之中的执行权,有时还参与决策权和审批权,这样就对君主本人的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后,开始强化君主的皇权:革除丞相执政制,改用新的三公执政制。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作为朝廷第一等的大臣,分工共同执掌朝政。
三公分享了原来只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权力发生分散,一人垄断权力从而威胁君主皇权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
诸葛亮就任丞相之时,蜀汉王朝的职官系统设置,可谓西汉和东汉两种制度兼而有之的格局。
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作为朝廷百官之首,这明显继承了西汉的丞相制;与此同时,又任命了许靖为司徒,这又继承了东汉的三公制。
为何蜀汉要采用这种特殊的官制格局呢?
深层次的玄机,是在现实政治利益的分配上,能够对王朝的两大基本支持势力做到兼顾而不偏废。
当初刘备从荆州带到益州来的嫡系部属,可以称为备系;攻占益州之后,从刘璋手中接管过来的杂牌部属,可以称为璋系。
先把备系的领头人物诸葛亮安排在掌控实权的首辅大臣丞相的位置上,再把璋系的头号老资格名士许靖安排在荣誉性执政大臣司徒的位置上,就可以使得两大派系的力量,在表面上和现实政治利益的分配上,达到大致的平衡。
其二,诏命中的录尚书事,则是当时职官制度中一种极为特殊的名号。
此处的录,含义是过问和处理。
拥有这一名号的大臣,就具有过问和处理中央尚书台军国机要事务的特殊职权。
当初东汉光武帝在施行三公执政制的同时,还对执政三公的权力进行了实质上的抽空。
而具体的措施,就是把军国机要事务的掌管和处理,放到了皇帝身边的尚书台,以便近距离掌控之。
所谓尚书,原本的含义是管理文书。
尚书台最初是皇帝身边负责文书收发之类的普通服务性机构,并无太大的权力。
但是,光武帝将其改造为军国机要事务的处理机构之后,尚书台就变成朝廷实际上的机要中枢。
这样一来,他就至少把三大权力之中的决策权和审批权,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了,所以史书对此的形容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台阁者,即尚书台的别称也。
也就是说,东汉设置的三公,其实只是名义上的执政大臣,而实权却在尚书台。
后来清朝设置的军机处,实际上就类似东汉光武帝设置的尚书台。
但是,对特别信任的大臣,皇帝有时会给予录尚书事的特殊名号,从而赋予他过问军国机要事务的特殊职权,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如今的蜀汉王朝,将这一特殊的名号也继承了过来,并且立即用到了首任丞相诸葛亮的身上。
按理说,蜀汉王朝既然继承了西汉的丞相制,而丞相乃朝廷百官之首,其职权按照《汉书》所言,是为皇帝助理万机。
因此,诸葛亮就任丞相后,他本就可以参与军国的机要事务,似乎并不需要再加上一个录尚书事的名号,然而刘备却硬是给他加上了。
这当中也有玄机吗?回答是有。
东汉时期常见的录尚书事名号,接受者通常都不是丞相职务的正式担任者,因为东汉在正常时期根本就没有设置丞相。
如今的蜀汉王朝,在朝代衔接的顺序上声称接续了东汉,但在官制的采用上又直接跳过了东汉,继承了西汉的丞相制,如果在这时不给诸葛亮加上录尚书事这一名号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公众的误解了。
什么误解呢?就是会以为他这源自西汉的丞相官衔,并没有权力去过问从东汉才开始掌控军国机要事务的尚书台。
现今给他明确加上这一特殊名号之后,就完全不会出现类似的误解了。
另外还有很微妙的一点,就是蜀汉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最初是由法正担任的。
现今赋予诸葛亮上述职权,实际上就把此前法正拥有的权力归并到诸葛亮的手上了。
这一点对于诸葛亮而言,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要;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以看出刘备对他的极度信任。
其三,诏命中所谓的假节,也是当时职官制度当中的专用词语,意思是授予节旄。
这里的假,不是真假的假,而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给予;节,乃当时封建王朝统一制作的一种特殊器物,采用竹管和牦牛尾制成,也称节旄,是皇帝授予威权的特殊象征。
当时负有特殊使命的臣僚,皇帝会授予节旄,称为假节,从而表示他是奉天子之命办理公务的特殊官员,以此来增强其身份的权威性。
由于皇帝派出的特使,往往都要持有节旄,故而衍生出使节一词。
总而言之,接到配套性的诏命之后,诸葛亮就以丞相的身份,持有节旄,开始总管尚书台的军国机要公务,成为蜀汉王朝名副其实的朝廷百官之首或首辅大臣。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新皇帝刘备赋予极大的职权和责任,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原因,即现实局势的紧迫需要。
因为当时的刘备马上就要举全国之力,亲率大军,东下三峡,进攻孙吴,去为被孙吴袭杀的关羽复仇,收复荆州失地。
他必须物色一位同时具备三个绝对条件的大臣,来为他镇守如今蜀汉王朝仅有的一块地盘,也就是益州。
一是此人绝对忠诚,一点也不会让他放心不下;二是此人绝对能干,一点也不会让前线缺乏兵员和物资的供应;三是此人绝对有威望,一点也不会使后方出现人心浮动或社会动乱。
环顾当时的蜀汉朝廷,除了诸葛亮,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来。
以上就是刘备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0899.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