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灭亡蜀汉之后,曹魏的“掌舵者”司马昭派出了钟会、邓艾、诸葛绪“三剑客”分三路攻蜀。
关于曹魏灭亡蜀汉之后的这个问题,那么今天特视探秘为您整理了关于曹魏灭亡蜀汉之后的这些相关资料:
曹魏灭亡蜀汉之后
对蜀汉灭亡17年,曹魏灭亡15年后,为什么东吴才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达达搜探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话说公元263年,曹魏对蜀汉亮剑了——发动了大决战。
曹魏的掌舵者司马昭派出了钟会、邓艾、诸葛绪三剑客分三路攻蜀。
当钟会的主力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却在剑门关外时,遭遇回援的蜀军强力阻拦,双方形成了僵持战。
而军事天才邓艾想出了出奇制胜的办法,他采用迂回的办法,亲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越过700里无人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随后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进逼成都。
后主刘禅在惊慌失措之下,选择了投降,蜀汉灭亡。
蜀汉灭亡后,按理说魏国应该乘胜追击,把三国的另一个对手吴国也消灭了才对。
然而,此后魏国却一直按兵不动,直到17年后,才对吴国进行迟来的真情对对碰。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主要有内外两个因素造成的。
首先,来看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曹魏政权的更迭。
大家都知道,自从隐忍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政权后,司马懿父子三人成了魏国的实际统治者。
特别是司马昭派三剑客一举消灭了蜀国后,虽然实力和士气都大增,但司马昭却来了病逝。
随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上台后原形毕露,威逼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让于他,西晋建立,他摇身一变成了晋武帝。
他上任后,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势力关系,同时还要加强和巩固自身的统治,自然无暇顾及对东吴的征伐。
二是西晋的元老派不支持伐吴。
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后,并没有自己的心腹,他凭借着其父司马昭的余威而篡位得到天下,自身没有大的功绩。
他上台虽然想马上伐吴,但却遭到西晋的元老派们的反对。
其实就是司马昭安排给司马炎的托孤大臣 贾充。
贾充可以说是司马家的第一功臣。
就是他指使成济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弑君——杀死了曹髦。
然而,这位重量级人物却不支持司马炎伐吴。
当朝中大臣羊祜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伐吴时,以贾充为首的元老派却极力反对,在双方激烈冲突下,司马炎左右摇摆不定,不敢乱做决断,于是使得伐吴从暂缓到延缓到久缓。
其次,来看外部的原因,主要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新生的西晋政权实力不足以轻松搞掂孙吴。
原因是东吴实力比蜀汉强多了。
蜀汉只有益州、汉中郡、云中等核心地区,而吴国却占据了汉末的荆州、扬州、交州三州,无论人口和军队数量都大大超过了蜀汉,就算西晋想强攻东吴,也不像能拿下蜀汉那样轻松。
其实,蜀汉被灭亡时,吴国派兵从交州、荆州出发,去争夺云中、巴郡等地区。
晋朝派出了杨肇、羊祜等大军去支援步阐。
结果,吴国名将,陆逊之子陆抗率领吴军打的西晋军队连夜逃遁,顺利收复西陵,灭了步阐三族。
西陵之战的结果足以证明,孙吴政权具有的强悍实力,西晋灭吴的时机尚未成熟。
二是朝外也同样需要稳定局势。
晋朝刚建立时,边疆地区乘机发生了许多反动暴乱,包括匈奴、鲜卑的动乱,反晋牵制了西晋的部分兵力,刚刚控制的蜀汉的地区也需要派兵管理,稳定蜀地局势。
晋武帝司马炎觉得事态很严重,觉得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套用他的原话就是10个字: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
后来直到名将马隆毛遂自荐,孤军出征西北大捷,才让晋朝的北部的边疆安稳下来。
而这其中,晋朝自然不敢再招惹东吴,引火上身了。
直到三年后的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才在杜预为统帅,都督荆州诸军事,率领水陆大军二十万,兵分六路大举伐吴,4个月后,逼使吴主孙皓出城投降。
总之,在蜀汉灭亡17年,曹魏灭亡15年之后,东吴才灭亡,西晋才得已实现了大统一。
以上就是曹魏灭亡蜀汉之后的全部内容,更多的有趣的文章介绍可以进入特视探秘首页。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tansuo.teshi168.com/t/30420.html
本探索知识由特视探索发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特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